北京:儲備謀劃特色化國家會客廳 持續提升國際交往綜合承載能力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近日,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審議印發了《北京國際交往中心規劃實施指引》,提出提升重點設施國際交往服務能力,持續優化“一核、兩軸、多板塊”空間格局,儲備謀劃特色化國家會客廳,還首次將國際交往中心功能體系與空間布局落實至街區與鄉鎮,持續提升國際交往綜合承載能力。
當前,北京聚焦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首都高質量發展,持續強化國際交往功能,統籌設施建設和服務能力提升。此次發布的實施指引提出,強化國際交往功能空間逐級保障,建立市—區—街鄉—設施的傳導體系。
核心區空間結構規劃圖。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供圖
北京持續優化“一核、兩軸、多板塊”空間格局,進一步強化首都功能核心區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功能,突出首要窗口作用。提升國事活動場所及周邊地區功能和品質,拓展豐富承載空間,推進重點道路沿線環境整治和形象提升。
強化“兩軸”統領地位,更好發揮“中軸線申遺”、奧運遺產等重大事件、重要設施影響帶動作用。長安街沿線重點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聚焦南中軸博物館群等重點項目,打造展示國家形象和中華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區。
多板塊空間范圍示意圖。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供圖
推動“多板塊”國際資源要素整合、功能提升與特色塑造,補充科技創新資源要素新空間。東部地區充分發揮國際化高端要素高度集聚的發展優勢,重點打造使館區板塊、首都國際機場板塊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板塊﹔北部地區發揮優美的自然風光、優良的生態環境和優越的科技人文特色,重點打造雁棲湖國際會都—科學城板塊、八達嶺長城—冬奧會—世園會板塊,打造北京“農業中關村”﹔西部地區依托以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為代表的古典皇家園林群、一流的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京西歷史文化資源,重點打造中關村—三山五園板塊,打造京西國際高端文化休閑目的地﹔南部地區重點圍繞南中軸延長線,構建大國首都新興國際交往功能的重要承載區,重點打造大興國際機場板塊,打造國際化高端產業集聚和科技創新轉化優勢,拓展國際交流合作平台,挖掘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精品國際旅游休閑區。
北京將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任務要求向各區、各鄉鎮、各具體項目延伸,形成17個區(含經開區)實施工作指引,推動各區充分挖掘自身資源稟賦優勢,將國際交往功能建設與本區發展定位充分融合銜接,依托重點區域、重點設施,提升國際交往服務能力,推動高水平開放發展。此次首次明確國際交往功能承載重點街區和重點鄉鎮,進行前瞻性統籌謀劃,強化空間承載、交通體系等支撐保障。
依托重要會議會展、文化設施、風景名勝、商業空間等,實施指引首次梳理了近期重點推動服務功能優化的現狀設施和規劃新建設施,推動“平會結合”功能提升,培育打造更多高品質、特色化外交外事活動空間。
北京還聚焦重點區域,打造復合國際交往功能場景。圍繞國際交往主體功能,整合周邊資源,推動場景特色塑造與品質提升。同時,用好重點設施,拓展外交外事活動新場景。深入挖掘歷史文化遺產資源,提升現狀重點設施功能,打造可觀、可感、可及的高品質活動空間。此外,結合新建重點項目,在設計方案中充分融入外交外事活動需求,持續推進環境整體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