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帶來“三本賬”收益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北京實施能源低碳化、產業綠色化、交通清潔化等根本性、源頭性解決方案,走穩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技術路線,實現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雙下降,北京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數據顯示,十余年來,北京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60%以上,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分別下降50%、40%、80%以上。與之同步,在GDP增長110%的同時,萬元GDP能耗下降近50%,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超50%,實現了環境、氣候、經濟“三本賬”收益。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減污”是指減少污染物排放,“降碳”是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是在實施環境污染防治或降碳措施過程中,實現碳污的共同減排﹔“增效”是實現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贏。
北京深挖減污降碳協同潛力,於2023年9月出台了《北京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圍繞目標、領域、任務、區域、政策、監管六方面部署協同重點任務,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我們緊盯碳污源頭,聚焦能源、產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協同治理。”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能源領域,通過加快發展光伏、地熱等本地可再生能源,大幅提升外調綠電規模,進一步減少化石能源消費,2023年與2019年相比降碳600余萬噸,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3萬余噸。交通領域,通過綜合施策,新能源及國五以上機動車佔比超過70%,汽柴油消費量由2019年660萬噸降至2023年530萬噸,實現降碳300余萬噸、氮氧化物(NOx)、揮發性有機物(VOCs)分別減排2萬和1萬噸左右。
北京強化政策支持,構建多環節、全方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進體系。源頭管控方面,試行將碳排放核算評價納入環評,累計推動90余個建設項目開展碳污核算。過程提升方面,修訂《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 汽車整車制造業》等重點行業清潔生產評級標准,將溫室氣體排放納入評級指標。政策激勵方面,創新制定《北京市企業和項目綠色績效評價指南(試行)》,開展企業和項目綠色績效評價,根據評級結果給予支持。
北京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建設,建立“4+N”試點建設體系,圍繞機制、路徑、技術等開展協同創新實踐。今年1月,朝陽區、大興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分別入選國家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城市試點和園區試點。
四個試點各具特色:朝陽區堅持環境要素協同、強化領域協同、創新政策協同,著力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減污降碳新范本。大興區構建“1+3+N”創新模式,探索超大城市綜合服務型城區減污降碳新路徑。經開區打好政策協同、服務優化、龍頭示范“組合拳”,探索產城融合工業園區減污降碳新模式。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穩步推進城市廢棄物園區化協同處理,打造循環經濟產業園減污降碳新范式。
北京還著眼超大城市生產生活運行保障需求,培育了N個減污降碳“試驗田”。污水處理領域,綜合應用沼氣熱電聯產、分布式光伏發電、水源熱泵等技術,實現降碳、降本。供熱領域,集成減污降碳工具箱,綠色供熱體系不斷推進。城市更新領域,大紅門服裝商貿城變身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構建“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冰蓄冷+能源塔熱泵”供能系統,顯著減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