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昨日正式達標供熱

無線室溫採集精准監測數據 氣象會商機制及時響應訴求

2024年11月16日08:5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供熱管家段勇(右一)和同事入戶測量,居民家室溫21.9℃達標。本報記者 劉平攝

  昨天,本市開始正式供暖,進入達標供熱階段。全市36支應急搶險隊伍24小時備勤,做好隨時處置突發事件的准備。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早在供暖季開始前,通過“冬病夏治”改造,全市供熱單位已完成消隱改造1584項,更新改造老舊供熱管線1882公裡,綜合治理問題小區176個。

  “冬病夏治”消隱改造1584項

  昨天上午10點,供熱管家段勇和李天一敲響了新風街1號樓居民閆阿姨的家門。推開房門,一股暖烘烘的熱氣立刻扑面而來,身穿秋衣和薄毛衣的閆阿姨坐在床邊,床頭櫃上搭著她提前准備好的棉坎肩。閆阿姨告訴記者,棉坎肩早就找出來了,但今年暖氣燒得熱,棉坎肩還沒用上。此前,北京熱力西城分公司車公庄供熱服務中心的維修師傅們上門,對她家老化堵塞的暖氣管線進行了維修。

  掏出測溫儀,段勇開始對臥室溫度進行檢測。將測溫儀置於室內靜置了一會兒,顯示屏上的溫度數值固定在21.9℃。李天一在記錄表上對室溫進行記錄的同時叮囑閆阿姨:“暖氣要是有什麼問題,您隨時聯系我們。”

  從昨天起,本市正式進入達標供熱階段。在正常天氣情況下,臥室、起居室溫度不低於18℃標准。市城市管理委供熱辦主任胡荻表示,今年,本市城鎮地區供熱面積已達10.58億平方米,其中居民集中供熱面積6.9億平方米。早從11月7日起,全市涉及居民的3719座供熱鍋爐房已經啟動熱態調試,熱電聯產居民供熱面積全部投入運行。

  為了增強供熱保障能力,在上個供暖季結束后,本市就已經啟動了“冬病夏治”工作。全市供熱單位共完成消隱改造1584項,更新改造老舊供熱管線1882公裡,綜合治理問題小區176個。城市熱網熱源通過改造和調試,共增加256兆瓦供熱能力。

  記者從北京市熱力集團了解到,今冬,魯谷和北重供熱廠供熱調峰及配套熱網工程將投入試運行。工程新建兩座供熱廠,安裝18台29兆瓦燃氣熱水鍋爐及相關配套設施,並敷設供熱管線,有效將西部管網聯通,保証周邊區域用熱安全。同時,南北聯通線——銀河大街熱力管線工程正在全力推進建設,項目建成后,可將魯谷和北重供熱廠出廠線與長安街西延熱力管線南北聯通,進一步改善西部熱網水力工況,增強供熱保障能力。

  供熱智能改造3154萬平方米

  除了人工入戶測溫外,記者在居民家中還見到了能夠實時監測室溫的無線室溫採集器。“去年,供熱管家給我家安裝了這個小盒子,說是能隨時監測屋裡溫度。萬一暖氣壞了,都不需要我們主動報修,鍋爐房的監控室裡就能自動預警。”居民閆阿姨對智慧供熱的新手段挺滿意。

  新風街熱力站,供熱面積達4.1萬平方米。鍋爐房控制室內,工作人員宋國富緊盯著監控系統上不斷變化的數值:“目前鍋爐出水溫度58℃,回水溫度40℃,從今天零點開始已經實現達標供熱。”而在另一套室溫監測系統上,則實時顯示著不同居民家中的室溫監測數據。宋國富隨機點開了新風街3號樓一戶一層居民家的室溫監測信息,信息顯示,居民家中目前的室溫為21.5℃。“從零時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過反映暖氣不熱的報修電話。”

  “北京熱力近兩年開展了4500萬平方米智慧供熱改造,今年又新增改造2700萬平方米。”京能集團北京熱力生產調度與監控中心主任梁言凱表示。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全市完成供熱智能化改造3154萬平方米,目前有5萬余棟樓安裝了約22萬個無線室溫採集裝置,可以通過遠程數據實時監測供熱單位服務質量。此外,供熱企業在供熱管道安全監測方面也加大了科技投入,安裝了7900套能夠監測供熱管井溫度的“溫度膠囊”,覆蓋城六區和城市副中心,通過管網泄漏監測感知系統,可以快速、精准發現管道泄漏點位,及時組織應急搶修,最大限度降低對市民供熱的影響。

  36支搶險隊伍24小時備勤

  面對可能發生的降溫天氣,本市啟動了採暖季供熱保障氣象會商和預警聯動機制。全市36支應急搶險隊伍24小時備勤,做好隨時處置突發事件的准備。記者從北京市熱力集團了解到,北京熱力10支專業應急搶險隊伍全面進入應急狀態,24小時在崗備勤,能夠在接到指令10分鐘內出動,1小時內趕到事故現場。

  “我們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建立了供熱訴求監測和聯動督辦機制,將通過供熱管家、網格管理及時響應訴求。”胡荻介紹。

  目前,各供熱單位已經全員到崗到位,供熱系統已經建立了穩定的運行工況,實現居民家中室溫達標。市城市管理委提示,如市民朋友家中發生跑冒滴漏等現象,直接撥打供熱單位服務電話報修,供熱單位將及時響應、上門維修,快速解決跑冒滴漏等問題。本報記者 張楠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