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大興區深化政企交流 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2024年11月15日15:31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池夢蕊)11月14日,北京市大興區舉辦“新大興·新洞察”媒體沙龍。活動通過加強政企間交流與信息共享,助力“產業大興”建設。搭建政府、企業與媒體之間面對面的溝通橋梁,進一步推介大興區在生命健康、臨空產業、先進制造和數字經濟“四大產業集群”方面成就,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北京海得利茲新技術有限公司代表人在分享時表示,世界氫能發展看亞洲,亞洲氫能發展看中國,中國氫能發展看大興,大興發展氫能資源優勢好,政策力度強,在大興找到了創業沃土與激情,形成“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產業格局,共同助力大興氫能的高質量發展。宇信科技表示,借助大興區全國首個數字企業服務出海基地服務優勢,將引入數字產業生態圈,助力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建設。艾豐國際供應鏈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恩澤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分享了各自發展故事和大興區營商環境的獨特魅力。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大興經濟開發區、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帶來精彩的產業園區推介。

近年來,大興區充分發揚“非請勿擾,有難必到”的“店小二”精神,秉持“政府守規矩、企業站C位”的宗旨及原則,聚焦打造北京市“企業服務創新示范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真正讓企業引得來、留得下、發展好。

給予“最重視”待遇,凝聚“以企為貴”共識。大興區已建立三級企業服務體系,統籌全區“服務專員”“服務管家”,對重點企業定期上門走訪問需、精准送服務。同時,建立企業發展服務工作召集機制及“兜底式”企業訴求處置機制,實現疑難訴求快速響應、辦理、反饋。全面統籌企業發展相關的政務資源和公共資源,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梳理服務企業發展的新路徑。通過不斷探索創新,大興區已初步形成“3+1+1”企業服務工作體系,即:兌現3個精准化“服務清單”,建設1個智能化“服務平台”,打造1個開放式“產業會客廳”,持續提升企業服務能力和水平。聘任區內35位企業家擔任“營商環境體驗官”,由企業點穴、部門解題,從市場的角度對大興區營商環境監督評價提出意見和建議。

推行“無感化”服務,全力降低制度性成本。大興區堅持改革引領和數字賦能雙輪驅動,加速推進“政數”融合。全面落實“北京服務”要點,著力打造高效運行的市場環境,積極推行“辦事不求人”模式,暢通幫辦代辦“綠色通道”,將“最多跑一次”加速升級為“一次不用跑”,為企業發展節約大量時間及精力。搭建企業梯度培育“一站式”資源服務平台。發揮大興區產業發展服務平台和“大興企業圈”作用,簡流程、減環節、減填報材料,並提供政策查詢解讀、精准匹配、定向推送、快速申報兌現等“一站式”服務,力求做到“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優化政策內容和流程,高效、精准兌現政策資金。今年,大興區全面實現政策線上快速申報,設置“政策計算器”,智能匹配企業信息、靶向推送適配政策,推進政策“免申即享”和“即申即辦”。

提供“性價比”優選,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今年,大興區開創試行保障房配租“即申即辦”,採取企業躉租模式,對保障房進行集中配租。建設“會客廳”,服務企業“零距離”。規劃“一盤棋”,資源整合“同發力”。大力推進職住平衡,聚焦企業安居痛點,通過減指標、寬條件、試躉租、簡流程等多項舉措,進一步滿足產業人才職住平衡需求。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務體系,活躍產業氛圍,高標准建設運營營商中心“產業會客廳”。作為大興區級的應用場景,營商中心對企業開放,展示推介企業產品,進一步促成合作,同步加強產業宣傳,積極為企業提供“試驗田”與“推廣站”。賦能“一條鏈”,產業集聚“共發展”。圍繞“四個對接”,積極開展多種類型營商活動,幫助企業對接區內優質公共資源,並依托“大興企業圈”“產業會客廳”,探索提供資質申報和政策輔導、融資對接、供需對接等精細化的增值服務。以增效能為動力,發揮行業服務感應器、功放器、助推器作用,促進上下游企業精准對接,便於企業選擇潛在客戶,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支持。打造“先鋒隊”,助企惠民“促融合”。堅持黨建引領,深化黨業融合,打造“益企先鋒”黨建品牌,評選黨員先鋒示范崗、產業宣講員和企業服務明星,做到人人都是企業、人才服務“雙管家”。

大興區產促中心負責人表示,大興區通過踐行“億企興”品牌戰略,始終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聚焦“監管優勢、特色園區、細分賽道、技術平台”四個維度,進行全景生態布局。通過因地制宜地發展新質生產力,成功打造了一個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於一體的現代產業體系,以生命健康、臨空產業、先進制造和數字經濟“四大產業集群”為核心,構建了一個全鏈條、全要素、全平台、全服務的發展新模式。以優良的營商沃土、空間資源優勢、對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布局、配套支持政策及相關產業基金,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大興,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