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持續擦亮“運河有戲”演藝品牌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李博)2024“運河有戲”演出季日前落幕,在五個月裡,通州區精心策劃並舉辦了近1300場演出活動,三大重點系列演出——台湖爵士音樂節、繁星戲劇村親子戲劇節、開心麻花喜劇生活節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觀賞。
據介紹,為貫徹落實“大戲看北京”和“演藝之都”建設工作部署,實現“近悅遠來 心向往之”的城市發展願景,2023年通州區創新推出“運河有戲”演藝品牌。兩屆“運河有戲”演出季、多品類大戲好戲上演,融合古老與現代,交匯本土與國際,彰顯了城市副中心文化繁榮、活力迸發的蓬勃生機,“運河有戲”成為副中心富有吸引力和標識度的文化金名片。
作為演藝品牌建設重要載體、副中心演藝區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演出季成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會和全民共享藝術的盛大節日。2024“運河有戲”演出季集中呈現四大特點。
規模人數再創新高。2024“運河有戲”演出季吸引250萬人次共赴藝術之約,在演出場次、觀演人數上均實現了翻倍增長,為觀眾打造了一場內容多元、佳作薈萃的藝術盛宴。
精品力作首演首發。《北上》《盛世運河》《燃燈塔之謎》《運河清風圖》等眾多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原創精品在演出季期間首演首發,充分體現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有機統一。
演藝空間多元拓展。大劇院、小劇場、公園綠地、商場、文創園區等多元多樣的演藝空間,讓藝術與城市密切互動,助推演藝與商業、旅游融合發展,激發了文化新業態生機活力。
惠民舉措務實精准。演出季以方便實惠的補貼方式,發放惠民票、優惠票萬余張,惠及群眾1.1萬人,帶動更多市民走進劇場、貼近藝術。
作為通州區精心打造的區域性演藝品牌,“運河有戲”自推出以來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助力副中心演藝區建設。在2024“運河有戲”演出季閉幕式上,發布了“運河有戲”演藝品牌建設五大成果。
頂層設計保駕護航,政策措施顯效發力。制定《通州區推進“運河有戲”工作方案》,著眼於建設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示范引領的副中心演藝集聚區。出台《通州區營業性演出場所審批實施意見》,以改革盤活全區演藝空間資源,今年以來,通州區營業性演出數量達到1900場次,較去年全年增長152%。
品牌活動強勢帶動,優質資源廣泛匯聚。成立“運河有戲”演出聯盟,精心策劃2023、2024兩屆“運河有戲”演出季,持續點亮副中心演藝舞台。大運河音樂節、北京無限音樂節吸引觀眾12萬人次,拉動跨城觀演和文旅消費。《盛世運河》《運河清風圖》等原創劇目首演首發,“運河有戲”品牌原創力和標識度不斷攀升。
演藝空間多元拓展,全新業態活力迸發。“文化糧倉”北京藝術中心開放以來累計演出180余場,接待觀眾29萬人。“環球影城×大運河”國際消費體驗區年內巡演達千余場。北京交響樂團永久入駐台湖演藝小鎮。台湖舞美藝術中心、台湖演藝車間、雙益發演藝中心、希爾頓酒店、萬達影城成為演藝新空間。
惠民力度持續升級,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發放演藝消費券,發放惠民票、優惠票萬余張,優惠總金額達80萬元,助推“運河有戲”成為百姓喜愛、市民共享的高品質文化盛宴。
宣傳推廣濃墨重彩,助力品牌創新傳播。搭建“運河有戲”綜合信息平台,立體式宣傳推介“運河有戲”演藝品牌。
“經過兩年精心培育,‘運河有戲’孵化了一批品質精良的優秀劇目,帶動通州區演出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提升。”通州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
演出季閉幕式現場,“運河有戲”演出聯盟發布首輪優秀原創劇目孵化計劃,包含19家聯盟成員單位約52個原創劇目,其中優秀作品將進行重點孵化,並納入2025年“運河有戲”演出計劃。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小樂迷”藝術滋養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啟動,建立“1+1+7+N”工作體系,促進北京藝術中心藝術場館、人才隊伍等資源與學校、社區、村青少年藝術教育需求精准對接。
通州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運河有戲”演出季將繼續秉承“近悅遠來,活力通州”核心理念,不斷探索與創新,為市民和游客帶來更多高質量、有深度的文化盛宴,持續擦亮副中心演藝品牌,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和“演藝之都”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