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全市投資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北京:前三季度480個重大項目全部開工

2024年10月27日08:4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金秋十月,建設中的新國展二期“紫金絲帶”場館在陽光下璀璨奪目。 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本報記者 曹政

  從京西首條高速公路——京蔚高速北京段順利竣工,到孕育新動能的懷柔科學城20個設施平台進入科研狀態,再到3條地鐵“駛”入跑圖試運行階段……北京城四面八方的重點工程加速建設,支撐前三季度全市投資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市發改委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壓茬推進的480項市、區重大項目全部開工,總投資超5200億元。

  新開工86項市級重點工程

  石景山區八大處路上,佔地9.27公頃的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拔地而起。這座園區正瞄准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策源地,規劃了5G+工業互聯網、硬科技孵化器、人才實訓基地、工程實驗室等八大產業配套空間。

  過去4年,每年的市級重點工程計劃裡都有這座園區的身影。今年,園區迎來由“建設”轉“運營”的關鍵節點。“17萬平方米的一期已經交付,二期將再添28萬平方米、預計2026年竣工。”該園區建設負責人介紹,園區建成后有望集聚企業170家,預計帶動就業1.5萬人,創造年產值500億元,成為北京最大、服務全國、接駁世界的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范基地。

  “‘3個100’市重點工程對全市投資支撐作用穩定在三成以上。這300項市級重點工程中的120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有86個實現開工、較去年同期多11個。”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披露,如果再算上區級重點項目,本市前三季度壓茬推進的480項市、區重大項目全部開工。

  同時,中國信通院產業創新基地、首都體育學院新校區一期、順義醫療器械零部件智能制造研發生產等原定於四季度開工的重大項目提前實現開工。京蔚高速北京段、北京均大醫藥產業園、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等一批市重點工程續建項目順利竣工。全市重大項目儲備庫儲備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超3.3萬億,繼續保持“開一備三”。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翻倍增長

  在重大項目建設帶動下,1月到9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8%、增速高於全國4.4個百分點,設備購置投資同比增長34.1%、增速高於全國17.7個百分點,建安與設備購置投資佔全部投資比重達54.1%、較去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發揮了對經濟回升向好的關鍵作用。

  從投資結構上看,北京重點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創新動能更加凸顯。1月到9月,北京制造業、軟件信息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4%、33.8%、109.5%,增速分別高於全國34.8、26.6、103.7個百分點。

  “三城一區”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中關村科學城騰訊學知園開工,懷柔科學城29個設施平台土建工程全部竣工、20個設施平台已進入科研狀態,未來科學城國際生物工程創新中心主體結構封頂,全國首個商業航天共性科研生產基地——“北京火箭大街”項目開工建設。

  同時,先進制造業動能更勁,衛藍高性能固態鋰離子電池量產建設項目、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襯底產業化基地開工,京東方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加快實施﹔現代服務業能級持續提升,永豐數字共享中心主體結構封頂,麗澤商務區國家金融信息大廈落成,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建成投用。

  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約5.7萬套

  民生工程一直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重中之重。前三季度,本市民生短板加快補齊,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更加均衡可及。“本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優化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布局,一批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公共服務領域投資同比增長45.3%。”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具體來看,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持續擴大,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校區二期完工,貝賽思學校開工建設,育才學校新校區等項目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布局更加均衡,平谷區中醫醫院改擴建工程開工,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北京口腔醫院新院區開診運行﹔重大文化設施加快落地,國家自然博物館新館啟動實施,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完工,全市備案博物館數量達226家﹔住房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約5.7萬套(間),完成全年7萬套(間)任務的81%,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561個、新完工442個。

  同時,本市持續完善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機制,不斷增強投資內生動力和活力,1月到9月,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4%、增速高於全國7.6個百分點。重點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政策落地實施,94個項目共154億元貸款需求已成功對接至金融機構。“四季度將抓實重大項目實施,強化投融資服務和要素保障,持續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做出更大貢獻。”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