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勁鬆街道推進口袋公園建設 提升居民“微幸福”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是城市居民理想的生活狀態。朝陽區勁鬆街道聚焦民生需求,積極盤活閑散的空閑地塊、街巷空間和畸零角落,通過見縫插針式布局,將“小空間”融入“大格局”,在老舊小區內“見縫插針”建設“口袋公園”,為推進首都花園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農光東裡社區門前南北有兩塊空地,南側緊鄰幼兒園,是老人聊天、孩子玩耍的樂園,北側空地因存放垃圾桶的原因,氣味難聞經常引發投訴。農光裡社區23號樓樓前80平方米的空地,距離居民樓直線距離不足兩米,因噪音問題多次引發居民投訴。今年,街道將兩處空地改造列為本年度黨政群共商共治項目,因勢利導將空地改造為口袋公園,提升居民的“微幸福”。
“要干就干好,把短板變亮點”,社區黨委班子統一思想,秉承“居民公園居民建 建好公園為居民”的思路,多次召開居民議事會,征求居民對空地改造的意見。公園怎麼設計、原有設施是否拆除、垃圾桶位置是否調整……所有細節問題充分征集民意,讓居民成為參與者、設計者。
設計方案幾經修改,最終農光東裡南側空地建設成為全齡友好公園,為孩子游玩增設跳房子等標線圖案,為老年人休息安裝了座椅。而北側的暴露垃圾桶放進了封閉的垃圾存放處,並在空地上放置了路椅,牆上規劃了宣傳欄,將北側空地規劃為居民休憩交往、社區文化的宣傳陣地。
農光裡社區的空地,通過加設隔音擋板,拆除亭子等舉措,讓公園“靜”下來,打消了居民噪音加重的擔心,將公園改造與民生改造相結合,進一步提升了社區形象,改善了人居環境。
為提升居民的主人翁意識,社區創新召集居民議事會為新建成的口袋公園起名字,最終敲定兩個公園名稱為農光東裡社區的“濃情園”、農光裡社區的“農光樂園”。農光裡口袋公園建成后,居民還自發承擔了公園的日常維護。
勁鬆街道以“繡花”功夫實現社區微景觀建設,為居民打造觸手可及、抬腳可入的家門口游園綠地和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生態空間。下一步,勁鬆街道將聚力提升民生福祉,依托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繼續建設口袋公園,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張盈 王媛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