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時政要聞

協同發展形成合力 去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達10.4萬億元

2024年01月26日09:0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去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達10.4萬億元

  本報記者 陳雪檸

  京津冀三地區域經濟穩步恢復向好。昨日,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為10.4萬億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別為43760.7億元、16737.3億元和43944.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分別比上年增長5.2%、4.3%和5.5%,增速比2022年分別提高4.5個、3.3個和1.7個百分點。

  1月21日,工人在唐山港京唐港區集裝箱碼頭操作吊裝設備往船上吊裝集裝箱(無人機照片)。記者從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該省2023年外貿進出口總值581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其中,出口3505.5億元,同比增長9.3%﹔進口2312.9億元,同比增長4.6%。 新華社發

  支撐足 北京工業止跌回升

  去年5月,我國第一口萬米深地科探井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開鑽。該井採用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鑽機,而鑽機的核心裝備之一,是北京經開區企業北京捷杰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鑽井機器人。深耕專業領域、聚焦關鍵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已成為工業領域的重要創新力量。

  數據顯示,2023年,京津冀三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0.4%、3.7%和6.9%。其中,北京止跌回升,裝備、電力、汽車行業合計上拉工業增加值增速4.1個百分點。天津逐季加快,12條重點產業鏈在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佔比達到79.8%,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河北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業增長8.5%,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6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從投資情況看,2023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其中反映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的設備購置投資增長24.4%﹔天津受房地產開發投資影響下降16.4%,但降幅持續收窄,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4個百分點﹔河北增長6.3%,基礎設施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三地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活躍。北京、天津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6.2%和5.9%,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6.1%和19.3%﹔河北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高於全部投資18.4個百分點。

  勢頭好 消費市場明顯回暖

  2023年,京津冀地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7.1萬億元,北京、天津、河北分別為37129.6億元、10486.2億元和2304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4.9%和5.5%,發揮了重要的“穩定器”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信息、金融等重點行業表現較好,北京兩個行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超7成﹔天津、河北兩個行業的增加值增速均快於服務業平均水平,其中天津金融業、信息服務業分別增長6.0%和5.5%,河北分別增長7.7%和7.3%。

  隨著疫情防控平穩轉段以及各項促消費政策措施出台落地,消費市場恢復向好。數據顯示,2023年,京津冀三地分別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462.7億元、3820.7億元、1504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7%和9.6%。

  其中,升級類商品消費增勢較好,三地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金銀珠寶類、服裝鞋帽針紡織類商品零售額均呈兩位數增長,新能源汽車表現亮眼,分別增長38%、41.3%和74.4%。線下消費明顯回暖,北京限額以上主要實體零售業態中,百貨店和購物中心零售額兩位數增長,天津、河北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和餐飲業營業額均增長3成左右。

  成果豐 民生保障堅實有力

  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區域內加速落地轉化。據統計,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748.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倍,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新能源與高效節能和現代交通領域,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成倍增長。

  截至2023年底,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累計注冊企業近5000家,累計為1009家北京來津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服務﹔截至去年12月20日,雄安中關村科技園累計對接企業2351家,其中北京企業佔比70%。

  三地民生保障堅實有力,發展成果進一步共享。在交通一體化層面,2023年,津興城際鐵路開通,區域高鐵總裡程達到2576公裡,實現對區域內所有地級市的全覆蓋﹔環北京通勤定制快巴運營以來客運總量超100萬人次,北三縣三條主線日均客運量5100人次左右,同城化效應日益凸顯。

  數據顯示,去年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81752元、51271元和3290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分別增長5.2%、4.3%和6.0%,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責編:孟竹、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