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沿街單位商戶及時行動 40萬人次共掃門前雪

昨天下午,東城區安定門街道寶鈔南社區“鈴鐺掃雪隊”清除胡同積雪。本報記者 安旭東攝
本報記者 張楠
“各沿街單位、商戶要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主動清掃門前積雪,防止路面結冰,自覺維護責任區內環境衛生……”昨天中午11點42分,一封倡議書被發送到了西城區陽光麗景小區底商微信群內。
吳裕泰茶葉店中,收到倡議的店長韓維抬頭看看外面紛紛揚揚飄落的雪花,發現店門口路面上又積了薄薄一層雪,扭頭從庫房中拖出雪鏟,叫上店員:“走,再掃掃。”
店員順手抄起擺在店門口還沒干透的掃帚,推門走進雪中。她們先將台階上的積雪掃至人行便道,再用雪鏟將積雪推到花壇邊統一堆放。“隻要一下雪,店裡的掃帚就擺在店門口,雪隨下,地隨掃。這不,從上午開始下雪,我們已經掃了好幾回了。”韓維說,隨時把店門口的積雪清理干淨,不僅方便顧客,也方便了從店門口經過的市民。
正說話間,隔壁鏈家等店鋪的員工也不約而同推開店門,開始清掃門前雪。整條小街到處響起掃雪鏟冰的“嚓嚓”聲。幾分鐘工夫,店門口和人行便道上的積雪就已經被撮成堆清理干淨。
按照《北京市“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辦法》,“掃好門前雪”是“門前三包”的要求之一。昨天,首都環境建設管理辦、首都文明辦、市愛衛辦等多部門聯合發出的倡議書中再次呼吁,各沿街單位、商戶要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主動清掃門前積雪,防止路面結冰,自覺維護責任區內環境衛生。
多方倡議下,各區沿街單位和商戶冒雪自覺維護身邊環境衛生,紛紛走上街頭“共掃門前雪”。分工明確、劃片行動、配合默契,在各自責任區內,各單位和商戶們用鐵鍬、掃帚、雪鏟等簡單工具,為市民出行辟出一片片暖心的“安全地帶”。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面對本輪降雪,各區採取發放倡議書、微信群、面對面發動等多種方式實現動員全覆蓋,力爭做到門前責任區“有人管”,確保掃雪無遺漏。同時要求各區備齊掃雪鏟冰工具,在動員過程中發放給沒有掃雪工具的“門前三包”單位。
昨天降雪后,海澱區採取入戶宣傳、發放告知信等多種形式,發動“門前三包”責任單位掃雪鏟冰﹔大興區通過微信群和現場動員的形式進行“門前三包”掃雪鏟冰普法宣傳,按照“雪落即掃、雪停即清”的原則,開展“門前三包”掃雪除冰工作,同時在明顯位置設立警示牌,提醒來往市民注意行路安全﹔昌平區通過視頻巡查方式開展督導檢查,發現積雪問題立即協調整改,提高工作時效。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物業企業除了清理各自門前區域,有余力的還同時清理了門前道路區域。
記者了解到,連續兩輪降雪,截至12月13日,全市已累計發動社會力量約40萬人次自掃門前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