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營商環境改革新政 實施打造“北京服務”八大行動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池夢蕊)12月8日,“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首善標准、國際一流‘北京服務’”新聞發布會舉行。《關於北京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北京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
近年來,北京為優化營商環境累計實施1270多項改革舉措,全市營商環境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北京連續三年保持全國領先。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主任楊秀玲介紹,《意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指導性、框架性文件,標志著北京市營商環境進入全面整體優化升級的新階段。《意見》涉及的范圍更廣、領域更多、層次更深,要求更高、任務更重,將打造首善標准、國際一流“北京服務”,讓企業群眾能辦事、快辦事、好辦事、辦成事。
在目標上,《意見》更加突出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把讓企業群眾滿意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出以更大力度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首要目標,塑造首善標准、國際一流的“北京服務”﹔推出一批企業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解決一批堵點難點問題,讓大家切實感受到改革的成果﹔強化全社會服務意識,倡導人人熱情服務、處處服務滿意的理念,提升各行各業的服務能力和質量。
“北京服務”包含哪些內容?
以優化政務服務為主 向企業服務、公共服務延伸拓展
在內容上,《意見》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向更高層次、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拓展。
《意見》提出“1368”框架性內容,即塑造1個“北京服務”品牌﹔夯實國際一流的“北京標准”、人民滿意的“北京效率”、首善之區的“北京誠信”3大基礎,強化“北京服務”引領示范作用﹔打造京津冀、市場、法治、投資貿易、政務服務、數字社會等6大環境,帶動“北京服務”提質增效﹔實施人才服務品質創優、科技創新服務提升、產業生態優化升級、數字政務提質增效、政策環境規范提升、助企暖企護航、宜居城市建設、宣傳等8大行動,實現“北京服務”全面領跑。
“《意見》從以優化政務服務為主,向企業服務、公共服務延伸拓展,實現政務服務便捷高效、企業服務主動精准、公共服務暖心貼心。” 楊秀玲介紹,北京將構建全方位企業服務體系,實現更多企業咨詢和訴求“接訴即辦”“未訴先辦”,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將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落到實處。
特別是將企業群眾感受最直接的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便民服務等領域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任務,著力提升規范性和便利性,通過推進“八站兩場”互聯互通,促進站城融合、完善接駁換乘、增設便民設施,提升博物館、圖書館、劇院等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服務效能,打造“家園式”便民服務中心等,讓生活在這座城市和來到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舒適、便利、有溫度的服務。
改革重點領域有何變化?
首次把人才、科技創新等領域改革和服務提升作為優化營商環境重要任務
《意見》提出從重點領域突破向多領域優化提升拓展。在繼續大力推進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產權保護、監管執法、司法保障等領域改革的同時,首次把人才、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改革和服務提升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任務。
在人才保障方面,《意見》把實施“人才服務品質創優行動”作為8大行動的第一個行動,以打造最具國際吸引力的人才發展環境為目標,聚焦科技人才、青年人才、外籍人才,全面構建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服務保障制度體系。吸引集聚科技人才,充分調動企業、高校積極性,建設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師隊伍。優化青年人才發展環境,在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持續豐富青年人才社交、消費等場景供給。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向具備條件的科技領軍企業、事業單位等下放職稱評審權限。加大外籍人才引進力度,進一步提升停居留、出入境、資格認可、創業就業等便利性。
在科技創新方面,提出實施“科技創新服務提升行動”,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目標,以健全服務體系、促進成果轉化、加強融資支持等為重點,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環境。構建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支持與服務體系,著力培育旗艦型一流科技企業,支持標杆孵化器建設發展。增強科技成果轉化內生動力,充分賦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自主權,激發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構建新型共性技術平台服務支撐體系,加快建設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推動更多優質企業在北京証券交易所上市融資。聚焦“三城一區”,促進“科學+城”融合發展,持續優化基礎設施、提升公共配套服務能力,為開展科研交流活動、實現高品質生活創造便利條件。
如何“補齊短板”,讓服務更加高效便利?
數字賦能政府治理 推動實現“碼上辦”“一碼通辦”
在方法上,《意見》更加突出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系統提出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總體框架。
“6年來,北京市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但與企業群眾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有的改革處於試點階段沒有全面推開,有的改革主要針對某個環節,有的改革僅適用於部分經營主體。下一步要著力解決這些問題,不斷拓展改革舉措實施的范圍和領域。”楊秀玲說。
比如,在商事制度領域,將全面推行“一業一証”,在更多行業實行“一証准營”,切實降低經營主體准營門檻和成本。在政務服務領域,聚焦企業群眾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的服務事項,持續擴大“一件事”集成服務覆蓋面。特別是針對企業群眾反映突出的政策找不著、看不懂、用不上等問題,實施“政策環境規范提升行動”,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定、實施、兌現機制,發布涉及兌現辦事類內容的政策應同步公開政策咨詢電話,方便企業群眾隨時咨詢。同時,將加快推進全市一體化政策服務平台建設,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統一兌現,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
《意見》還提出,要推進多部門協同改革,多措並舉、打好改革和政策“組合拳”。從推動企業“點”上辦事審批服務改革,向優化產業發展全鏈條管理服務拓展,打造產業鏈與資金鏈、創新鏈、服務鏈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
在手段上,《意見》更加突出數字賦能政府治理。北京將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治理、服務等各領域全面升級,完善城市感知體系,深化智慧城市數字底座建設,加快實施“城市碼”建設工程,推動實現“碼上辦”“一碼通辦”的便捷服務﹔以數字技術驅動政府審批、監管、服務流程再造、規則重塑、方式變革,推動“京通”“京辦”“京智”功能升級,推動“一網通辦”更加友好便利、“一網統管”更加高效聯動、“一網慧治”更加科學智能﹔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推行智能審批、在線導辦、智能咨詢等智能服務,實現政務服務從網上可辦向“全程網辦”、好辦易辦轉變。
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北京市將堅持首善標准、守正創新、久久為功,高質量完成《意見》確定的各項任務,用心、用情、用力擦亮“北京服務”品牌,讓廣大企業群眾更好地享受到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果,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