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38件標本講述貓科動物“前世今生”

2023年08月24日09:0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38件標本講述貓科動物“前世今生”

  國家自然博物館“貓之由來——貓科動物的演化”公益展昨天開展。本報記者 程功攝

  本報訊(記者 牛偉坤 實習生 劉嘉雯)貓科動物是食肉目動物中的一個重要支系,普遍高居食物鏈頂端,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昨天,“貓之由來——貓科動物的演化”公益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展,38件生物標本帶領觀眾認識貓科動物的“前世今生”。

  “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動物,貓科動物種群數量不是特別多,標本也比較少,所以此次展出的標本都很珍貴。”策展人、國家自然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張貝說,此次展覽首次系統地展示了分布在我國的貓科動物標本。他特別介紹了一件荒漠貓的標本,荒漠貓背部呈棕灰色,湊近看,兩眼內角的白紋依稀可見,耳尖上的一撮棕色細毛格外醒目,尾巴的末梢部還有數個黑環。“它是我國唯一的特有貓科動物,屬於易危動物。”張貝道出了它的特別之處。有“雪山之王”之稱的雪豹也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其颯爽的英姿讓觀眾連連贊嘆。

  大多數貓科動物生活在叢林中,其所處的自然條件並不利於化石的形成,這也使得貓科動物的化石尤為罕見。展廳中一件不過成人拇指大小的化石是假貓的下頜骨化石,為首次對外展出。張貝介紹,從貓科動物的家譜來看,最早的貓科動物是原貓﹔原貓又產生兩支后裔,分別是假貓和施泰爾貓﹔而假貓這一支演化為劍齒虎亞科。也就是說,假貓是劍齒虎類的直系祖先。隨著時間的推移,劍齒虎亞科又演化為劍齒虎族、刃齒虎族、后貓族三個分支。出土於甘肅的一件后貓族骨架化石同時在展廳中亮相。“這件化石豐富了我們對劍齒虎類的認識。”張貝指了指化石頭部,接著說道。

  展覽還綜合展板、互動游戲和多媒體視頻等多種形式,詳細講述了41種現生貓科動物及其分布情況。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3日。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