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司法局為法治政府建設“把脈開方”

本報訊(記者 孫瑩)“基層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不強、執法行為不規范等問題仍存在。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特別是街道(鄉鎮)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培養力度,推動街道(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這是北京市司法局為石景山區政府出具的“法治體檢報告”中的針對性建議,這樣的“把脈開方”為區政府法治政府建設找准提升目標。
在開展主題教育中,北京市司法局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政府建設的北京實踐”這一課題開展深入系統的調研活動。特別是在深入8個區政府開展“望聞問切”式調研時,市司法局綜合前期行政執法信息服務平台信息歸集、依法行政考核以及第三方機構評估等情況,針對每個區的實際特點,出具了個性化的“體檢報告”,幫助基層解決區域性法治發展難題。
報告對各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成效亮點、問題不足以及工作建議都分別進行了詳細闡述。“完成168件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行政規范性文件和協議等合法性審核工作”“行政處罰案卷集中評查,合格率100%”“以街道(鄉鎮)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15件,糾錯5件,糾錯率33.3%”。北京市司法局局長崔楊介紹:“在調研過程中,這樣用數據說話的‘法治體檢報告’讓各個區的主要領導深受觸動,直觀地看到了本區法治政府建設的成效和不足,效果很好。”
根據市司法局的調研成果顯示,街道(鄉鎮)是法治政府建設的薄弱環節,區域間法治政府建設發展不均衡、層級間依法行政能力逐級遞減的狀況依然存在。為了有針對性地解決這兩個突出問題,北京市司法局積極推進“法治明白人”和“法治幫扶”工程。
要解決街道(鄉鎮)法治政府建設短板,就要推動區政府對街道(鄉鎮)工作常抓不懈。在推進“法治明白人”工程中,市司法局一是組織了由16個區主管副區長、各委辦局主管副局長參加的法治政府建設專題培訓班,讓各區主管法治領導知曉如何抓好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二是組織全市法治機構負責人培訓班,通過對行政執法、行政復議、規范性文件審核、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業務培訓,讓16個區的司法局局長和50家市級行政機關的法制處處長提升統籌謀劃能力﹔三是組織依法行政工作骨干培訓班,對各區司法局和市級行政機關法制處具體負責依法行政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從主管、統籌以及具體落實人員的三級培訓,培養“法治明白人”,持續推進全市法治政府工作整體提升。
另一方面,市司法局還充分利用東城、西城、朝陽、海澱、通州、延慶6個區已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的優勢,開展“法治幫扶”工程,通過6個示范區與其他10個區結對子,互動交流、取長補短的方式,整體提高北京法治政府建設水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