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教育

李奕委員:優化供給 推動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3年01月15日09:0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優化供給 推動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牛偉坤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接下來教育應該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又該如何去適應這些變化?”這次政協會,來自教育界的市政協委員、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李奕帶著問題和思考而來,他期待著在與其他政協委員的討論中,進一步完善、細化這些問題的答案。

  李奕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定位是,要統籌教育、科技、人才的發展,這也意味著,教育的地位從重要的民生工程提高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之一。

  “這個調整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是激勵,也是壓力。”李奕將視野拉向未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現在課堂裡的學生將成為國家建設的核心力量。他們的價值觀、思想心理和技能本領是不是足夠強,都將取決於我們現在的教育供給。”

  在李奕看來,優化教育供給可以從多個維度出發,比如供給的內容、供給的方式、供給的策略等。從供給內容看,推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僅僅靠教材、靠校內已遠遠不夠,多元化的社會資源都應盡可能多、盡可能好地納入到當前的大中小幼教育體系中來。“要讓學生學會關注身邊的人和事,關注城市的發展,關注國家的變化,同時讓他們學會處理個人和同伴的關系,個人和家庭的關系,個人和社會的關系等。”李奕拿政協會議舉例,“委員們建言獻策的過程就是我們大中小甚至幼兒園最鮮活、最真實的教育資源。孩子們可以在遠程的觀摩過程中,深化自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認識,學會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

  在供給策略上,李奕認為將來也大有可為。他說,傳統的供給策略是“老師講學生聽”,而“學生講老師聽”“老師帶著學生聽”都是值得嘗試的方案。

  “教育供給側結構的調整不應該僅僅是個理念,而是要依靠制度化的措施來落實。”李奕認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教育行政部門和老師校長是第一責任人,他們要擴大自己的資源觀和環境觀,要有新的視野、新的擔當和定位。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