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五子”聯動發展 北京基礎設施建設晒出年度“成績單”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 (池夢蕊)交通、水務、園林綠化及市政等基礎設施,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關乎每一位市民的通勤、休閑和日常生活。
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2022年,北京市發改委認真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城市總體規劃,堅決落實“三要”要求,圍繞落好“五子”,全力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相關工作,超常規開展基礎設施重點領域投資調度,更加奮力推動基礎設施領域高質量發展,建成投運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去年,北京地鐵運營總裡程達797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1196公裡,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第三個污水三年行動順利收官,加快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支持復工復產保障民生
疫情防控和經濟穩定增長兩手抓,是2022年北京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突出特點。
在疫情高發的特殊時期,一方面,在國內率先規范建立中轉站工作機制,制定下發中轉站啟用和運行管理工作細則及通知,明確中轉站設置原則、中轉方式、任務分工等內容。延慶下營等三處中轉站自啟動運行以來,共中轉生產生活物資約5.4萬噸,其中雞蛋5270噸,佔批發市場上市量的23.6%﹔豬肉5828噸,佔批發市場上市量的31.7%,為本市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進一步擴大中轉站接收范圍,為本市200家“服務包”重點制造業企業的建材、機械設備等生產物資提供中轉服務,全力支撐復工復產工作。
另一方面,強化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調度取得積極成效。在疫情高發的特殊時期,深入一線、直插現場,高頻開展投資調度,破解項目制約難點,深挖項目投資潛力,有力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基礎設施建設支撐“五子”聯動發展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兩區’建設、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五子’,每一子都立足國家戰略,每一子都集聚首都優勢。”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2022年,北京以基礎設施建設支撐“五子”聯動發展。
保障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面,圍繞“三城一區”,建成永樂大街,加快實施七辛北街、七辛中街等,完善懷柔科學城、小米昌平二期、國際信息產業園等功能區基礎設施配套﹔國家植物園正式挂牌,將充分發揮植物遷地保護、科學研究、科普傳播等功能,努力打造科研高地。
服務“兩區”建設方面,以交通、市政配套建設支撐大興區發展,春林大街等大興區生物醫藥產業配套道路加快推動﹔有序推進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北區及東南區修理廠西路等配套道路建設,助力京西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發展。
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方面,開工建設望京交通綜合治理項目,統籌城市道路、慢行系統、停車設施、智慧交通等多種交通方式,整體提升區域交通環境。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平原新城公共服務供給進一步完善,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昌平學校、楊鎮中心幼兒園等學校投用,新建各類保障性租賃住房約3.1萬套(間)。高精尖產業集聚度進一步增強,房山中關村氫能硬科技孵化平台入駐項目38個,昌平簽約高精尖產業項目109個。
京津冀協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面實施軌道交通平谷線北京段,協同推動河北段開工建設,加速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交通、水務、生態多領域發力
交通:綜合交通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方面,京唐城際開通運營,京雄高速六環至市界段建成通車,廠通路潮白河大橋開工建設。地鐵建設方面,地鐵16號線南段開通運營,昌平線南延一期正在加快進行開通前准備工作,開通后地鐵總運營裡程將突破800公裡,著力推動多網融合發展。
城市道路建設方面,基本建成通久路二期,啟動實施運河東大街東延、大羊坊路、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及第四使館區配套道路等,打通城市脈絡,優化城市路網結構。
公共交通出行方面,建成回龍觀公交保養場及場站、二撥子公交首末站,開工建設朱辛庄公交首末站,提升城市區域公共交通運營服務水平﹔基本建成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提升多種交通方式換乘效率﹔加快建設自專路周邊區域慢行系統提升工程東拓段,提升城市慢行系統品質。
水務:大運河京冀段全線通航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相處,在北京,這樣的驚喜越來越多。
第三個污水三年行動方案順利收官。三年累計新建污水收集管線740公裡、再生水管線101公裡,累計改造雨污合流管線82公裡,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0萬立方米/日。
水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累計接納南水北調來水超80億立方米,開工建設溫泉水廠,推動南水北調供水范圍不斷擴大。城市防洪排水體系持續完善。永定河(山峽段)、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主體完工,建成楊窪船閘,2022年6月24日大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裡實現互聯互通通航。積水內澇治理不斷深入。開工建設密雲新城積水點治理工程,完成大寧水庫等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工程立項審批,加速打造韌性城市。
生態:大力推進生態城市建設
從“APEC藍”“閱兵藍”,到“兩會藍”“冬奧藍”,藍天白雲在北京漸漸成為常態。這背后,離不開北京市持之以恆推進生態城市建設的努力和決心。2012年啟動的平原地區百萬畝造林工程,結束了北京“有綠無林”的生態狀況。2018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開始續寫北京的綠色篇章。2022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行動順利收官。一方面,園外園生態環境提升五期工程、奧北森林公園二期等12處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項目開工建設,北京將新增公園綠地面積430公頃。
另一方面,溫榆河公園朝陽一期、順義一期開園迎客,二期工程實現全部開工建設,今后將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新去處。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發改委按照科學規范、經濟適用的原則,持續推動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設計方案優化,從項目全生命周期出發,嚴格控制建設成本。同時,多源拓寬項目建設資金來源。在全面做好政府建設資金保障、按計劃下達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的基礎上,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城市防洪排澇等項目﹔申請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軌道交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等項目﹔積極推動投融資領域創新,採取PPP模式實施承平高速、軌道交通平谷線等項目。不斷拓寬資金渠道,有力保障重點工程加快建設。
這份成績單還公布了2023年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推動京雄高速(全線)建成通車,讓現代化首都都市圈連接更緊密﹔建成開通16號線剩余段、17號線北段等地鐵線路,啟用1號線福壽嶺站,讓綠色出行更便捷﹔加強再生水配水設施規劃建設,讓水資源利用更高效﹔推進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動態消除積水點,讓城市運行更安全﹔加快實施西南二環水系濱水空間開放提升工程,加快建設溫榆河公園二期、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城市森林片區,讓城市空間更宜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