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圓明園“田字房”基址全部揭露

2022年11月05日08:4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圓明園“田字房”基址全部揭露

  “田字房”以北發掘的稻田遺跡。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田字房”建筑基址的台基表面、天井、道路多處經火燒過。

  “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其主建筑“田字房”基址被全部揭露出來,清代皇家園林中一處“田園趣景”隨之重見天日。考古人員還在這裡發現了皇家稻田遺址,並首次運用植物考古手段發現“御稻”植硅石。

  澹泊寧靜遺址位於圓明園西北部,雍正五年(1727年)時已建成,是一處重要的游憩寢宮。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從2020年開始,市文物局組織市考古研究院、圓明園管理處、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單位對澹泊寧靜遺址進行了三期考古發掘工作。經過連續3年的發掘,考古人員已全部揭露出“田字房”的建筑基址。

  昨天(4日)下午,記者在考古現場看到,幾段約半米高的台基圍成四四方方一間“屋”,其間還有一方大小石板鋪成的天井。

  “‘田字房’共33間,各間都是4.48米見方,廊深1.28米。地面以上部分雖已不存,但基址保存尚好。我們現在正在它西南角的位置,面前3.8米見方的天井,就是‘田’字左下角的‘口’。”市考古研究院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指著地面上殘存的虎皮石陡板、階條石等構件介紹,“這些石階修建時並沒有那麼講究,而是營造出一幅美好的鄉村田園景象。在台基面上,我們還發現了柱頂石、鋪地方磚、排水溝,台基外圍還有如意踏跺、卵石散水和道路。”

  仔細看,地面上有些地方微微泛紅,鋪地用的方磚和石板也有明顯皸裂。“這是過火痕跡。”張中華說,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台基表面、天井、道路多處經火燒過,“局部燒得比較嚴重,甚至還產生了硫化現象,可見當年這裡經歷的火勢之大、持續時間之長。我們推測是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留下的遺跡。”

  在建筑台基旁,考古人員挖開了一處坑,裡面排列著一個個小洞,揭露了建筑台基的基礎結構。“在今年的考古發掘中,我們明確了台基由9層夯土夯打而成,採用‘滿堂紅’做法,基槽底部滿布柏木地釘,防止建筑下沉。同時,台基還通過暗溝與天井相連,設置有完善的排水設施。”張中華說,此次考古厘清了“田字房”的形制和工程做法,為清代皇家園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田字房”北側,考古人員還發掘出了稻田遺跡,發現了南北兩側11至12米長的田埂,並通過植物考古的手段發現稻田內有水稻植硅石。目前,稻田被畫上了一個個1米見方的格子,考古人員正在採集土樣。

  “這些黑色土壤明顯和周圍不同,我們將對其成分進行分析。”張中華說,清代皇帝不但以“田”為房,還在“田字房”旁的稻田裡親自勞作,察看農事農時,以示對農業的重視。根據文獻記載,康熙皇帝就曾親自培育京西稻的前身——“御稻”。“稻田遺跡的發掘,對探討清代的御稻培育、種植和農耕技術具有重要作用。未來,我們也建議圓明園恢復這片稻田,種植京西稻,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