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科技

2022年服貿會:前沿科技 扑面而來

2022年09月03日08:1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記者 孫奇茹 實習記者 夏驊

  隻需空氣和高分子材料就可以制取的“無源之水”,讓指令信息傳輸“0延時”的國內首顆時間敏感網絡芯片,能守住“秘密”的量子加密通話技術……漫步在本屆服貿會的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區,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扑面而來。從工廠到家門口,“黑科技”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昨天,在服貿會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展區,機器人與觀眾互動。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新應用:智能科技走近日常生活

  在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展台,“無源之水”的制取過程總能讓前來看展的觀眾嘖嘖稱奇。“隻需要吸入空氣就可以制出直飲水,空氣集水機主要從空氣中提取濕度變成純水,加入礦物質等再根據需要自動加熱或制冷。”展台工作人員介紹,這台斬獲多項專利的空氣集水機,即使在沙漠中也可以制取清潔水,為解決飲用水短缺提供新思路。

  5G時代,中國領跑全球。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底,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所有地級市的城區,縣城城區和96%的鄉鎮鎮區均實現5G網絡覆蓋。讓遠程把脈像打電話一樣方便、用手機雲游縱覽“天山明珠”、與機器人聊天解悶或是共舞一段健身操……基於5G技術而產生的各種生活新場景,也在本屆服貿會的展台上徐徐展開。

  景泰藍的絢麗色彩、根根分明的羽毛、小動物鼻子上的鼻紋……在中聯超清展區,8K大屏清晰地展現出微小細節,讓人遠在千裡之外,就可以如臨現場般欣賞晨光熹微中的泰山、晚霞旖旎的黃山。工作人員介紹,企業已經聯合相關領域企業,在全球率先開展8K+5G、8K應用示范測試,“目前,內容資源庫裡已經有累計近300小時廣播級8K內容素材。未來,我們將繼續發力,讓觀眾更暢快地享受視覺盛宴。”

  足不出戶就可以參加環湖騎行大賽?在中國移動展區,一台數智騎行設備引來眾多觀眾挑戰。結合設備前方的大屏幕,玩家一邊騎行一邊“穿越”進入屏幕中。設備上還實時顯示出騎行者的爬升距離、剩余裡程、平均速度和功率等信息。“場景很真實,在家也能邊騎行邊看風景,騎著都不覺得累!”前來體驗騎行的觀眾感嘆。

  新生機:千行百業變得更智慧

  挂著50公斤的負重,竟然還能磁吸在船體外,在高空靈活地爬行、清除船體鏽跡。在首鋼園11號館現場,一台外形炫酷的“蜘蛛俠”,正現場亮“絕活”。

  這台“蜘蛛俠”,其實是一款爬壁機器人。史河科技負責人介紹,依靠自主研發的永磁吸附底盤,爬壁機器人既能牢牢吸附在三四十米高的貨輪鋼鐵壁面,還能靈活移動身軀,通過高壓水流清除鋼鐵表面的鏽蝕。機器人每小時除鏽可達50平方米,效率相當於人工的6到8倍。

  新科技加持之下,工廠、倉庫、馬路、博物館都變得更加智能,各行各業也乘著技術的東風,煥發新的生機。

  一張張記載著歷史的老照片被修復,從破損暗淡的黑白照片變成清晰的彩色照片。在京東方展區,一位參展觀眾看到照片修復的前后對比后發出了贊嘆。“AI技術對大量彩色圖片進行學習后,學會了修復老照片的能力。”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對老照片進行超分辨率重建,利用圖像增強、智能上色、圖像液化等智能技術,能讓照片獲得更高的分辨率與清晰度,並還原色彩,讓老照片“重生”。

  轉彎、泊車、掉頭……在中國電信展區,一輛自動駕駛小車正靈活地在微縮模型路面上行駛,如同長了雙“眼睛”,能自動避障還能及時掉頭轉彎。“它不僅能避障,基於車路協同技術,它還能無人自動泊車。”工作人員介紹,通過車輛、手機APP以及地鎖和標識聯動,借助5G網絡,汽車即可實現自動泊車,提升泊車密度的同時,還能減少停車擁堵的時間,使得空間、時間效率雙提升。

  新力量:“中國芯”支撐前沿科技

  在日常生活與各行各業的智能升級歷程中,前沿科技是其堅實的支撐與動力。

  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器”檢測到環境信息變化、作出決策、向車輛發出加速或剎車等指令……在這一過程中,一旦信號傳輸出現延遲卡頓,就有可能出現危險。為了將控制指令信息“無延遲”地精准傳輸,在每一輛自動駕駛車的“大腦”部位,都會用到時間敏感網絡芯片,而過去這種芯片全都來自國外。

  在東土科技的展位,記者見到了首顆我國自主研發的TSN時間敏感網絡芯片。“在工業領域,有很多對時間極其敏感的場景,有了這顆芯片,能夠將控制指令的傳送過程控制在微秒級別的時間精度內。”東土科技市場部總監顧德透露,基於該芯片,東土科技開發了具有時間敏感網絡功能的交換機、終端設備、時鐘源、網關、控制器等產品。

  如今,在電力、軌道交通、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領域,這顆“中國芯”都已經開始大展身手,預計一年出貨量可達20萬顆。

  墨子號、九章、祖沖之號……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中國的量子科技發展,也正駛入快車道。在中國電信站台,參展觀眾就可以親身體驗一把量子密話功能,一窺量子科技真容的一角。

  “一話一密,不怕破譯!”展台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通話過程。使用量子通信的定制終端直接撥打電話,成功識別對方身份后,就會自動開啟量子密話功能,在通話結束后,就可以看到通話記錄下方出現一個綠色的安全盾牌。這個盾牌意味著,量子加密技術能保証全程通話內容不被破譯,守護隱私安全。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