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街道:以“六德”搭建青少年社會教育體系

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鮑聰穎)二十年前,為鼓勵“陶然娃”有序參與家園建設,陶然亭街道緊密結合時代特點,歸納提出了“愛心、誠實、好學、禮讓、節儉、自強”六種品德作為青少年長期培養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推出地區特色青少年品牌——“六德”教育。二十年中,“六德教育”在承載“陶然娃”夢想中,孕育出一批有一批的有為青少年,他們遍布陶然亭大街小巷,將“六德娃”與“六德少年”的品牌擦得锃亮。
7月22日,陶然亭街道“六德”教育二十年啟動儀式上,情景劇《“陶”李初心》引人矚目,《少年中國說》的朗誦者跨越老、中青三代,他們的傾情演繹贏得台下觀眾掌聲。從創辦“六德”教育,開展青少年榜樣表彰、發布《新六德教育讀本》到建立街道兒童中心……陶然亭的青少年工作者就是通過這樣一件件實事擦亮了“六德”教育品牌。作為青少年品牌的“六德教育”能發展二十多年,負責人表示這跟“陶然人”的護“陶”精神分不開。
此外,街道依托“陶”李成長營推出“三課一計劃”示范活動,為“陶然娃”精准賦能。其中開學第一課將邀請“五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用榜樣力量激發青少年愛國愛黨的熱情,筑牢思想根基,幫地區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地區文化課將結合陶然亭地書文化、名亭文化等地區特色傳統文化,開展情景式國學主題體驗課,培養青少年文化認同,堅定家國文化自信。家園實踐課將依托“家園工作坊”,結合社區治理實際問題,邀請社會學專家級專業社會組織帶領青少年有序參與社區實踐活動,為家園建設貢獻力量。“胡桃仁”計劃將繼續強化資源聯動,為“陶然娃”成長營造健康向上環境。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陶然亭街道就積極探索社區青少年“全方位、社會化”的教育模式,初步搭建起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平台,並通過不斷完善運行機制、創新活動載體、突出關愛幫扶等工作的立體推進,努力構建“六德”教育體系。隨著“六德”教育在地區二十年的實踐,街道聯合地區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教育專家明晰了青少年教育家、校、社三個方向。
據悉,今年是“六德”品牌落地陶然亭的第二十年,街道街道創新機制體質,以黨建帶團建帶隊建,通過地區青少年“雙評雙選”工作,為“六德”品牌注入時代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雙評雙選’即通過特色社會實踐活動,家、校、社聯動評選‘六德’娃‘六德’少年,樹立青少年榜樣,帶動地區青少年向上成長,為美好陶然發展貢獻力量,而通過‘陶’李成長營的少年符合‘雙評雙選’基本要求,有優先參選資格。”
隨著“六德”教育品牌的不斷推進,“動員、增能、賦權、評估”的“六德”少年成長教育體系將會被廣泛受到關注。家、校、社協同育人,“陶”李成長營或許會成為“陶然娃們”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更會街道校外少年隊陣地建設的有力抓手。而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的‘胡桃仁’將會成為他們身后的堅強力量,陪伴他們一路成才。”負責人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