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京西南綠水青山新畫卷 北京房山實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

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 近年來,北京市房山區將守護好綠水青山作為頭等大事,堅持生態為基、綠色發展,全力推進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2018以來共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13.36萬畝,構建了多層次、多樹種、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景觀,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區域生態格局已初步形成,實現從“綠起來”、“美起來”到“活起來”的轉變,市民綠色福祉得到有力彰顯,京西南生態屏障更加夯實牢固。此外,五年來,共完成荒山造林71150畝,顯著增加了森林面積,全區森林覆蓋率從2017年的34.07%提高到2021年的37.24%。
2022年,房山區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總任務量為3.8萬畝,佔北京市15萬畝任務量的25.3%,涉及全區20個鄉鎮、街道及單位。截至6月底,已全部完成主體栽植任務,共計栽植油鬆、白皮鬆、山桃、山杏等各類苗木203萬余株。
隨著房山新城建設步伐的加快,與之配套的城市公園建設也逐步加快,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共完成口袋公園291萬平方米、公園及小微綠地124.58萬平方米,建成廣陽城森林公園、清水溪森林公園、竇店公園為代表的休閑公園、城市森林公園17個。公園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8.27%,市民實現了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在新城的高樓大廈中,這些休閑公園、城市綠地為居民打造了多彩的休閑游憩空間,城在綠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造林植綠讓城市充滿生機和活力,環境更加溫馨、舒適而宜人。
“以前住在村裡沒地方遛彎,現在公園已經建到家門口了,別提多方便了!”在閻村鎮張庄村的平原造林地塊,一位遛彎兒的大爺高興地說。近五年來,房山區共完成平原重點區域綠化造林28065畝,為更好的讓村民享受造林成果,在臨近村庄的造林地塊,特別設計了園路、廣場、座椅等便民服務基礎設施,建成了以長溝鎮黃元井村、六甲房村,閻村鎮張庄村、小十三裡村,城關街道羊頭崗村,竇店鎮交道三街村等為代表的村頭公園66個。一片片造林景觀讓房山的村頭巷尾綠意盎然,新一輪百萬畝造林也給鄉村帶來了新一輪的勃勃生機,村民充分享受了綠色生態建設成果,綠色獲得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
“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優化首都功能重要舉措,也是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房山區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積極跟進“疏整促”工作,累計完成“留白增綠”5490.8畝,“戰略留白”臨時綠化1640畝。針對拆遷騰退地建筑垃圾多、土層薄、立地條件差等特點,堅持科學綠化,採取客土、鋪防滲膜等造林技術措施改善種植條件,選擇耐瘠薄樹種,強調適地適樹,實現“以綠看地”,既解決當前的臟亂差環境,又為城市的發展預留空間。
據悉,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將平原造林的政策向淺山區傾斜,將淺山台地、坡耕地、拆遷騰退地、山前平緩地納入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實施,解決了困擾生態涵養區老百姓的發展難題。五年來,房山區共完成淺山台地造林22953畝,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每年可為當地老百姓增加土地流轉補助資金2300萬元,養護資金5800萬元。老百姓不僅有了穩定的土地流轉補助,還得到了綠崗就業機會,為農村勞動力增加了一份選擇,實現“家門口”就業。截至目前,房山區平原生態林養護工人共計7147人,其中本地養護工人5569人,佔比78%,農民的獲得感大大增加。
下一步,房山區將積極做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收尾工作,在完成主體栽植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園路、廣場鋪裝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新植苗木養護力度,抓好秋季補植補造,保証成活成林成景,確保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圓滿收官。(孫少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