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通苑北街道推行民主協商議事制度 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

天通苑北街道持續深化“回天有我”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搭建分級協商議事平台,推動形成黨建引領、政府支持、部門協調、社區參與的分級民主協商議事體系。
3月25日,天通苑北街道北二西社區舉辦“幸福相邀‘靜’享快樂” 民主協商議事會。作為回天地區分級民主協商議事試點,北二西社區邀多元力量“回家議事”,不僅破解了鄰裡噪音擾民的困境,更提出112字“電梯公約”,推動了鄰裡融合。
在此次協商議事會召開前,天通苑北街道從議事流程、參會人群、現場議事規則等方面進行了整體規范。同時,社區協商議事主要牽頭人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以上級工作部署、12345 熱線訴求、社區各類微信群等方式進行了議題征集,並圍繞居民關注比較高的熱難點問題進行提案,多次討論后確定協商議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過程中,不僅從居民群眾、“兩代表一委員”、社區黨員、業委會等中選拔產生了社區議事代表成員20多人,而且還專門引進了專家團隊,共同研究議題解決方案,以保証后續協商議事會的召開“有的放矢”,有“錨”可定,同時為社區協商議事規范化提供“實踐式”學習場景。
“我覺得這樣的議事協商形式特別好,按規則群策群議,直奔主題,節約時間。”居民代表張淑琴如是說。
敞開大門,讓群眾“說事”“議事”“理事”,整合多元力量,聚集群眾智慧,把身邊的事協商好、解決好,這是天通苑北街道基層治理的一種工作方式,更是扎實推進為民辦實事的生動描寫。
北二西社區黨委書記韓建榮介紹,以前居民的事情都是習慣性地等著政府來解決,有了議事協商制度,居民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自己協商解決,既搭起了居民溝通的橋梁,也調動了居民參與社區積極性。
接下來,北二西社區將根據協商議事會所取得的成果,細化方案緊抓落實,一起守護鄰裡“安寧權”,塑造鄰裡安寧、鄰裡友善、鄰裡共情的共建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李嘉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