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手之印相》一書出版 舞蹈家劉岩以手舞追尋初心

2021年09月28日06:38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舞蹈家劉岩新書出版發行,受到各界關注。
舞蹈家劉岩新書出版發行,受到各界關注。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尹星雲)9月27日,《手之印相——手印與中國古典手舞之關系研究》一書在京正式發布,該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是我國著名舞蹈家劉岩繼第一部學術專著《手之舞之——中國古典舞手舞研究》之后,時隔七年出版的又一學術力作,這也意味著我國古典舞手舞研究領域得到了建設性的豐富,無論從理論性還是實踐性來看,都填補了該領域的諸多空白。

獨具慧眼:探尋舞蹈與傳統文化交織的魅力

手印是雙手與手指所結的各種姿勢,是傳遞信息的載體,在我國敦煌壁畫中,就呈現出豐富而獨具魅力的手印形態。該書中,劉岩以手印、手形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典籍裡文字記載的手印與敦煌壁畫中的手印進行比較和研究,將手印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納入研究范疇,分析、探究手印文化對於古代文化藝術與現當代文化藝術的直接與間接的影響。

劉岩獨具慧眼,以藝術家的視角,嘗試發掘手印中蘊含的豐富傳統文化與獨特舞蹈藝術之間的關系,這對於以往手印研究無疑是個重大的突破。本書通過手印與中國古典舞手舞中手形的對比,發現在形與意的觀念表達、虛實相生的美學層面都有很大的借鑒和關聯,敦煌壁畫中有大量影響中國古典舞審美特性的元素,手印、手形直接而清晰的體現在中國古典舞當中,是一種藝術表達的傳承和再創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劉岩呈現的近幾年潛心研究的最新成果中,根據古老的典籍描述,她親身示范拍攝了一套經典手形,以直觀可見的形式再現古老經典的內容,從而為藝術學、圖像學等諸多交錯領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平台。

劉岩:七年磨一劍 以手舞印照初心

2014年,任教於北京舞蹈學院的劉岩,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學術專著——《手之舞之——中國古典舞手舞研究》,受到藝術理論界的一致好評,並被翻譯成英文,為舞蹈界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填補了空白。時隔七年,又一部“姊妹篇”學術專著《手之印相——手印與中國古典手舞之關系研究》的出版,呈現了劉岩在手舞領域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

“相比於第一部專著中涵蓋的聾人手語、戲曲手形、傳統手印等的廣覆蓋面而言,這次出版的《手之印相》研究對象更加專注於敦煌壁畫中的手印,當然研究也更進一步,有了很多新的成果。”劉岩介紹,從《手之舞之》到《手之印相》是一個精進的過程、學術創新的過程,試圖通過舞蹈美學的獨特解讀,為讀者展示手印文化的深邃內蘊。

早在2010年博士在讀期間,劉岩就在導師馮雙白的指引下開創性的研究了手舞,當時在國際舞蹈學界也找不到專門研究手舞的專著,她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不斷地填補著相關領域的學術空白,“這次出版的這部專著,更多的是梳理了我博士后期間的研究成果。”劉岩坦言,研究學術和在舞台上表演有共同之處,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而這兩本專著成書的過程中,還需要有一種韌性的堅持。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彩排因意外受傷導致癱瘓后,所有喜愛劉岩的觀眾都以為她會永遠告別舞台,但她卻以驚人的毅力振作起來,重新回來了觀眾的視野中。“雖然我無法站立,但還可以用雙手作翅膀,重新‘飛’回舞台。”舞蹈是劉岩自幼以來的初心和夢想,意外受傷卻讓她愈挫愈勇,從攻讀博士到博士后出站,從演員變身教授、導演,她依然從事著自己一直熱愛的舞蹈事業,“這也許就是初心的力量吧,不知不覺中就咬牙挺過來了。”劉岩堅信,身體不是舞蹈的障礙,她將以自己的方式繼續堅守下去。

業界高度認可:填補中國古典舞空白

一路走來,劉岩的努力與堅守不僅讓藝術界同仁們欣慰,更令大家驚喜。

“或許悲愴真的可以令人覺悟?我欣喜地看到她將古代文獻經典與敦煌壁畫中的手印、手形做對比研究,這是我指導她做博士論文思路的延續和開拓。”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認為,劉岩有很好的古典舞修養,很深的舞台表演功力,她雖然不再能用整個身體來舞蹈,但沒想到她繼續用“手舞”的概念,參與了大量舞台創作,並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資助有舞蹈天分的弱勢群體,讓她們也在舞台上展現風採,手舞不僅成了劉岩的研究方向,也成為她人生中的大事,一個獨特的、全新的事業方向。“在我看來,《手之印相》的出版,恰恰是劉岩更進一步地跨出了自己身體困頓而擁有遨游天地的自由。她的博士后“出站”,不僅是學歷上的飛躍,是一種專想心念:超越現實的羈絆,追求價值的永恆。“馮雙白表示,劉岩讀博士時完成了《手之舞之——中國古典舞手舞研究》,現在又出版了《手之印相——手印與中國古典手舞之關系研究》,可以說是填補了中國古典舞的空白。

“手印最早出現於印度,在絲綢之路的文化傳播過程中,逐漸融入中國文化,本書可以說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見証與結晶。”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所所長鄭筱筠對本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她認為,這是一部高難度的研究著作,本書讓手印這項文化遺產活了起來,“她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研究,推動了這個領域的研究,無論是從傳統文化還是舞蹈的角度,都是具有開拓性的。”鄭所長認為這是一本跨文化、跨領域研究的一本書,對中國傳統文化起到了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的作用。

“從梨園戲基本手姿40式的文化淵藪、梅蘭芳先生53式的取法多門,到如今劉岩教授追古探今,都是中國藝術師古不泥、守正創新的生動發展景象。”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巴圖看過劉岩的這兩本“姊妹篇”學術專著之后告訴記者。“相由心生、心靈手巧、手舞妙意、妙手生輝!”北京舞蹈學院院長郭磊看到劉岩的又一部專著出版格外欣喜,思考許久,以這十六個字表達對她的祝賀與祝福。“從舞台表演到學術研究,從顯性光彩到默默耕耘,我們看到了她的堅持與深入。從《手之舞之》到《手之印相》,我們看到了她從自己習慣的中國古典舞的‘舒適區’向更廣闊更具挑戰性的文化研究領域的拓展。”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許銳認為,今日舞台對劉岩而言,早已不是“黑匣子”,而是自由舞動的天地,“有心,自可信‘手’拈來。”

據悉,繼《手之舞之》英文版在國際舞蹈學界產生強烈反響之后,《手之印相》的英文版本目前也正在籌劃中,越來越多的人正在看到劉岩這位中國舞者貢獻出的學術成果,更感受著她散發出的精神魅力。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