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王莉上演百場《江姐》 傳承弘揚江姐精神

2021年08月30日09:32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昨晚,大型民族歌劇《江姐》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郭幸福攝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 (尹星雲)“紅岩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昨晚,大型民族歌劇《江姐》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著名歌唱家、第五代江姐扮演者王莉攜手著名導演王曉鷹、著名指揮家許知俊為首都觀眾重現了這部我國歌劇史上的經典之作。本輪演出的歌劇《江姐》已入選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是“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重點扶持作品。

大型民族歌劇《江姐》劇照。郭幸福攝

視覺沖擊力更強 藝術感染力更深

在採訪中,王莉告訴記者,此次慶祝建黨百年版經典民族歌劇《江姐》的排演,導演王曉鷹在秉承原作精神的基礎上,力求實現對於經典作品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整場演出著力去程式化,在演唱、台詞、表演上無縫銜接,提升了劇目的流暢性。

“就拿舞美來說,這次比之前的版本多了一些科技元素,使其更加具象、更加生活化、更加身臨其境。”王莉介紹,本輪演出中,在色調上大膽運用了黑白灰,在服裝方面也有調整,這些都是為了力求給觀眾帶來更真切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大型民族歌劇《江姐》劇照。郭幸福攝

百場演出慶建黨百年 牢記文藝工作者使命

民族歌劇《江姐》由原空政文工團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根據小說《紅岩》改編創作,著名音樂家羊鳴、姜春陽、金砂擔任作曲。創排近60年來,該劇歷經五次復排,累計演出一千余場,是一部影響深遠、廣受贊譽的經典劇目。

“今晚,是我第一百次出演這部歌劇!”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出演《江姐》,對於王莉而言有著更加特殊的意義。

2007年,空政文工團民族歌劇《江姐》復排,王莉憑借扎實的業務素養成為了第五代江姐的扮演者。“江姐可以說是我的入黨‘介紹人’。”在排演《江姐》期間,王莉被江姐的精神一次次地洗禮著,於是,追求上進的她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08年她在跟隨部隊前往汶川地震災區一線時火線入黨。“在藝術上我特別較真兒,眼裡揉不得一點沙子,性格中帶著直率、真實、愛憎分明,這點很像江姐。她為了黨的事業連命都可以丟,而我們還有什麼不能付出的呢?”這麼多年來,王莉始終牢記文藝工作者使命職責,力求塑造好江姐的藝術形象。

大型民族歌劇《江姐》劇照。郭幸福攝

為人妻母后 與江姐產生更多共鳴

“這次演出我更有底氣了,因為身份轉變了,多年來的積累、沉澱也讓我與江姐這個角色走得更近了。”王莉告訴記者,25歲飾演江姐時,更多是在模仿中探尋摸索人物的精神本質,而十年后的今天,她早已為人妻、為人母,自己的孩子都5歲了,更能感受到妻子、母親這雙重身份的責任,“作為部隊文藝工作者,我們經常一下部隊就是二十多天,見不到孩子是非常難受的,江姐也有丈夫、也是母親,她在獄中托孤的心情我現在理解得更真切,有一種帶有血肉撕扯的、直入內心的共鳴。”

漸漸地,王莉在舞台上的氣質也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在角色處理上,我會比以前更慢一些,慢中有一種溫文爾雅、穩重大氣的節奏,以前會催促指揮快點,而現在能適應指揮的慢了。”導演要求,《江姐》第二場中,江姐丈夫死了之后不能大哭,她之前不理解,人都死了難道不能瘋一把嗎?現在她理解了,“江姐就要有這種端庄的氣場,她的身份和性格決定了這樣的場景下不允許大哭,現在我有了自己的沉澱,深深理解了這個角色,同時羽翼也更豐滿了。”

大型民族歌劇《江姐》劇照。郭幸福攝

榜樣力量無窮 繼續傳承弘揚江姐精神

本輪演出前,王莉和第二代江姐扮演者孫少蘭特意與“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進行了視頻連線,小說《紅岩》和歌劇《江姐》是張桂梅心中的經典,她最愛唱的是《紅梅贊》。“張老師特別朴實,《江姐》的所有唱段她倒背如流,我也被她的事跡深深震撼著。”當時王莉特別激動,給張桂梅深深鞠了一躬,“我真的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以后不僅要繼續以江姐為榜樣,還要以張老師為榜樣,繼續做好本職工作。”

王莉還透露,為了更好傳承弘揚江姐精神,今年十月將開拍歌劇電影《江姐》,並於明年春節前呈現給觀眾。同時,音樂故事片版本的《江姐》也在籌拍中,“於藍老師出演的電影版《江姐》故事性強音樂性弱,而歌劇版本的音樂性雖強但故事性相對較弱,我們想把故事性和音樂性這兩大優勢元素相結合,拍一部音樂故事片。”王莉介紹,音樂故事片預計明年開拍,爭取明年底左右與大家見面,也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更深地挖掘出其藝術性和思想性,將江姐的藝術形象和江姐的精神得以更好的傳承與發揚。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