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啟航新征程 北京正當“紅”全媒體系列報道

海澱蘇家坨:傳承百年紅色基因 黨建引領新農村建設

董兆瑞 尹星雲 孟竹
2021年08月18日08:5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沿著陽台山歷史悠久的古香道向上而行,沿途樹木郁郁蔥蔥,優美的風景讓上山的路程顯得輕鬆愉快。然而,在抗戰時期,這裡曾是一條重要的“紅色交通線”。戰爭年代,情報交通聯絡工作是抗戰時期地下黨在北京海澱地區進行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陽台山古道則成為傳遞情報資料、運送軍需物資、護送過往人員的重要通道。

這條“紅色交通線”雖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紅色基因卻一直傳承下來。前不久,海澱區蘇家坨鎮啟動了“重走紅色交通線 重溫百年輝煌史”系列活動,將陽台山景區打造為百姓身邊的紅色教育基地。通過手機掃描沿途的二維碼,那些曾發生在這一地區鮮為人知的紅色故事又浮現眼前。

貝家花園:昔日秘密交通線 今朝紅色新地標

在陽台山的東麓,蒼鬆翠柏間隱匿著一座古羅馬城堡式布局的中式別墅山庄,名為“貝家花園”,這座花園則深藏著硝煙下的秘密。貝家花園講解員楊雪飛介紹,這座花園的主人是冒著生命危險開辟了自行車“駝峰航線”、把寶貴藥品運往中國抗日根據地的法國醫生貝熙葉。

法國醫生貝熙葉。貝家花園供圖

“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在中國生活20余年的貝熙葉,早已把這裡當成了第二故鄉。北平城逃難的人群、千瘡百孔的城牆、熊熊燃燒的建筑……這些深深刺痛了他,而他能做的,就是救治受傷的中國百姓。貝熙葉主動要求為紅十字會出力,救治中國難民。”楊雪飛說,“缺醫少藥在當時的北平城是非常普遍的,抗日根據地更是如此。因缺乏抗生素、消炎和止痛藥,傷員痛不欲生,甚至失去生命,因此需要將藥送往‘山那邊’。當時,北平的抗日根據地已經發展到西山地區,但日軍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嚴密封鎖,想把藥品安全送進去,談何容易。而貝熙葉是外國人,還有醫生的身份,可謂是運送藥品的理想人選。”

80多年前,貝熙葉從王府井的大甜水井胡同出發,經過西直門,穿過海澱鎮,直奔溫泉鎮,一路上要經過多個日軍關卡,最終抵達貝家花園,將一批批藥品成功轉交給地下游擊隊,再翻過妙峰山,最終送到平西抗日根據地和晉察冀邊區的戰地醫院。由於時常無法使用汽車,為保住通往根據地的“生命線”,貝熙葉開始騎自行車運送藥品,而這路程則長達40多公裡。

貝熙葉騎自行車從北平城內運送藥品。貝家花園供圖

在貝家花園裡有一座碉樓,正門上鑲嵌著一塊石匾,上面寫著“濟世之醫”四個字。楊雪飛介紹,碉樓原是為防盜所建,后來改為診所,貝熙葉曾在這裡免費為十裡八鄉的村民看病,深受百姓愛戴。在碉樓的一層仍保留著當年的診床,而在這張床上,貝熙葉曾為地下游擊隊的傷員看過病、治過傷。日久天長,貝家花園索性就成了中共北平黨組織的一個地下交通站。而貝熙葉則利用自己的身份做掩護,將一批批地下黨員、愛國青年以及藥品、物資送到平西抗日根據地。

2016年,貝家花園經過修繕后對公眾開放,成為了海澱區一處重要的紅色地標。近年來,為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條秘密交通線背后的故事,貝家花園還推出了沉浸式劇情體驗劇《貝家花園1940》,觀眾將親身參與其中,與專業演員一同推動劇情發展,復現這段獨一無二的“紅色往事”。這一沉浸式體驗劇也成為很多單位上黨課、團課的選擇。不僅如此,蘇家坨鎮還整合了周邊紅色遺跡,推出“重走紅色交通線”系列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而紅色地標的吸引力也讓周邊的山村迎來更大的發展。

紅色基因“扎根” 山村迎“大踏步”發展

提起當年抗日的故事,蘇家坨鎮年輕黨員姚振卻十分熟悉。今年35歲的姚振是土生土長的車耳營村人,2013年9月光榮入黨。“說起為什麼要入黨,源於小時候聽爺爺講起他父親在抗日戰爭中的英雄事跡,也就是我的太爺爺——姚金貴烈士。”他說。據介紹,1938年,姚金貴成為聶各庄地區第一批共產黨員,1940年任平郊游擊隊隊長,戰斗中曾三次負傷,1942年8月因叛徒告密而壯烈犧牲。

“在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會組織全體師生為太爺爺掃墓,當時心裡感到非常自豪。”從小耳濡目染,一顆紅色的種子就此萌芽。姚振說:“受家裡人的影響,我也積極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我站在黨旗前舉起右手宣誓的時候,我心裡非常的激動。”

18年的村務工作經歷,姚振見証了家鄉的點滴變化。“還記得小時候,居民收入低,村庄又沒經過規劃,居住的房屋低矮破舊。在黨的好政策下,車耳營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規劃,村子成為了民俗旅游村,2018年入選了北京首批傳統村落,2019年還入選了國家森林鄉村。現如今,這裡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環境十分優美,居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姚振說。

車耳營村是一個小山村,過去,村民出行、看病都很不便。姚振表示,在蘇家坨鎮黨委的扶持下,村裡成立了社區衛生服務站,為村民看病、拿藥提供了方便,還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藥上門,讓村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改建后的七王墳村。蘇家坨鎮供圖

同樣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還有蘇家坨鎮的七王墳村。村民萬永會家的小院兒被打理得井井有條,二層小樓也是窗明幾淨。萬阿姨老家在貴州,雖然出生在山區,但嫁來北京,當時還是被這裡的環境潑了盆冷水。“想著能改善條件,沒想到是這樣,山路坑坑窪窪,自行車騎得下去,騎不上來。不過后來條件改善了。”萬永會說。

2014年,七王墳村啟動新農村建設,2017年,村民入住新農宅。改建后的七王墳村,基本在村民原址進行改建二層圍合院落。建筑統一灰色牆體,橙色門窗,優雅古朴,卻也不失現代感。房屋實施太陽能採暖系統,配套水電、燃氣、電信等市政設施,小山村享受到城鎮小區同等市政便利條件,村民的日子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黨建引領作用下,七王墳村還引入准物業化管理,按下美麗鄉村建設快捷鍵。“我們村被列入‘准物業化管理試點村’以來,首次將垃圾分類納入到新修訂的《村規民約》當中。”七王墳村黨支部書記王棟介紹,依托准物業化管理模式,在原有垃圾分類的基礎上,要求達到“分得出、分得純,及時運”的標准。“准物業化管理讓我們這個小山村大變樣,道路平坦寬闊,車輛停放有序,花壇造型別致,休閑桌椅、健身器材、宣傳公告欄等規范整齊,居民的精神文明素質也明顯提升。”

翻開歷史的記憶,這裡蘊含的紅色沃土滋養了一代又一代蘇家坨人,他們接過發展的歷史重任,扛起了不同時期的責任使命,沿著先輩們的足跡不懈努力、繼續前行。現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蘇家坨的發展日新月異、翻天覆地。

編后評:

一條紅色交通線,一段紅色往事……80多年前,法國醫生貝熙葉冒著生命危險開辟的這條自行車“駝峰航線”曾經把寶貴的藥品運往中國抗日根據地。如今,這條曾經的秘密交通線變身紅色新地標,沉浸式體驗讓海澱區蘇家坨鎮的黨史教育“活”起來。蘇家坨人賡續紅色血脈,美麗鄉村建設按下快捷鍵,各個村落迎來新時代“蝶變”,讓這片紅色沃土煥發新的生機。

(部分資料來源:“北京文化書系·紅色文化叢書”:《北京紅色地標》)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