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級新城公園體系 北京順義計劃2023年建成國家森林城市
林木覆蓋率提高至37.82%

潮白河牛欄山段 攝影/李宗印
馬坡城市森林公園 攝影/李宗印
溫榆河順義段綠道 供圖/順義區委宣傳部
雙興城市森林 供圖/順義區委宣傳部
望泉西裡與梅溝營小微綠地 供圖/順義區委宣傳部
北京國際鮮花港 攝影/李宗印
本報訊(記者 王斌)《順義區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發布,標志著順義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記者了解到,目前順義區正全力推進新一輪百萬畝造林、溫榆河公園建設、潮白河生態綠軸建設工程、城市森林二期建設、休閑公園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計劃到2023年,順義區實現創森目標。
《規劃》圍繞森林網絡、森林健康、生態福利、生態文化和組織管理五個方面36項評價指標展開。順義區“創森”規劃范圍為全部行政轄區,覆蓋區域總面積1021 平方公裡,規劃總體布局為“一軸一環百片區,三網三園千社村”的森林城市建設空間布局。
其中,“一軸”指貫穿順義中部的潮白河及其沿岸森林﹔“一環”指環繞順義的串珠狀森林屏障﹔“百片區”指多年來保留、恢復的森林、濕地生態集中連片區﹔“三網”指順義的河流林網、道路林網、綠道網絡構成的生態廊道網絡﹔“三園”指服務居民休閑游憩需求的城市公園體系、自然公園體系和鄉鎮公園體系﹔“千社村”指新城的機關單位、居住小區、工業園區等各類社區綠化,鄉鎮、鄉村居民區綠化。
根據《規劃》,2020-2022 年為建設期,要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准,全面提升順義人居生態環境。順義區林木覆蓋率可提高到37.82%,城區綠化覆蓋率可提高到69.85%,城區人均公園綠地可提高到14.79平方米,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可提高到82%。
2023-2026年為提升期,將不斷提升城市森林建設質量和生態服務能力,持續改善游憩設施,豐富生態文化活動,建成生態空間總量適宜、森林質量顯著提升、濱水森林互聯互通的森林生態系統,全區林木覆蓋率達38%,城區綠化覆蓋率達69.95%,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達15平方米,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3%。
2027-2035 年為鞏固期,要進一步建設高質量生態空間,提供高質量生態產品,鞏固森林城市建設成果,形成城中林蔭氣爽、鄉鎮綠樹相映、全域鳥語花香的美麗生態畫卷,全區林木覆蓋率穩定在38%以上,城區綠化覆蓋率達70%,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達15.5平方米,城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5%以上。
目前,順義區正開足馬力推進新一輪百萬畝造林、溫榆河公園建設、潮白河生態綠軸建設工程、城市森林二期建設、休閑公園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
接下來,順義區還將深入推進潮白河生態綠軸建設工程、森林濕地生態片區建設工程、村鎮森林景觀建設工程、綠色廊道建設工程、生態休閑旅游基地建設工程、生態科普基地建設工程等重點工程,打造三級新城公園體系,大力發展新興綠色產業,將地方特色生態文化融入森林城市建設中,增加全區森林資源總量,提升城市生態品質。
重點
新增8處小微綠地
邊角地見縫插綠 小空間有大作為
近日,順義區仁和鎮勞動大廈西北角的小微綠地建成開放。綠地面積僅6300余平方米,呈反“L”形,包裹著勞動大廈的東部及南部,為大廈職工及周邊居民提供了休閑空間。小微綠地內劃分出道路景觀區、安靜休息區和觀賞花園區,還特別設置了木質平台,供市民隨時坐下來休息、讀書、交流,帶來親近自然的感受。
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小微綠地,今年順義區將新增8處,總建設工程約3.3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65%。“小微綠地的重要特征是規模較小,大多在1萬平方米以下,且形態種類多樣,集中在城市建成區,是城市雙修的重要組成部分。”順義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小微綠地時,充分利用城市拆遷騰退地和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等城市低效空間,見縫插綠,優化再利用。通過合理的功能布局,打造精品園林,實現百姓的“推窗見綠”,滿足百姓的健身生活需求,增加市民戶外休息、活動、交流的公共空間。
溫榆河公園順義區一期工程
四大景區有特色 主體工程可完工
溫榆河公園規劃范圍30平方公裡,橫跨朝陽、昌平、順義三區。其中,順義區約佔公園總面積的25%,分兩期建設完成。記者了解到,計劃今年底,溫榆河公園順義區一期工程主體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完成《北京市溫榆河公園順義二期工程實施方案》。
據悉,一期工程位於后沙峪鎮,建設面積約0.82平方公裡,包括“晴耕雨讀、溫榆遠樹、歡樂綠蔭、碧湖水鄉”四大景區。截至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2.8%,包括整理綠化用地、栽植喬木、鋪設噴灌管道和雨污水管道、新建橋梁等。
溫榆河公園順義二期佔地約6.68平方公裡,規劃設計方案已編制完成。園內自北向南劃分溫榆記憶畫廊、自然山水畫廊、城市生活畫廊三大功能片區。建成后,二期“映水停雲”作為全園制高點與順義一期“溫榆遠樹”形成多個高點互望、多條視廊交織的城市眺望系統,一幅完整的生態長卷將展現在游人面前。
順義城市森林二期工程
居民休憩添去處 水城共融景色優
順義區城市森林二期建設工程位於后沙峪和仁和兩個地塊,總用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計劃今年年底完成主體建設任務。
地塊一地處中央別墅區內,臨近溫榆河,為周邊區域創造城綠相融、水城共融的城市格局。場地劃分為三大功能區,西側是背景林區,以雜木林為主,林間建成一條1.3公裡的慢跑健步道,為公園的使用者提供休息散步的休閑空間﹔位於高壓線安全距離之間區域為林間游憩區,地勢平坦,適宜做集散廣場及市民活動場地﹔高壓線安全距離內建設安全防護區,栽植小喬木、灌木和地被。
地塊二位於順義區仁和組團,西臨仁悅居、和悅居小區等,建成后將為周邊小區居民提供休閑游憩、生態體驗的場所。場地劃分為游憩觀賞區、臨街種植區、隔離種植區,通過植物合理搭配,實現三季有花、四季有綠。
順義雙興城市森林
林下空間用處多 觀景健身兩不誤
順義區雙興城市森林(綠地)位於順義區行政中心、政務中心南側,已於去年7月面向公眾開放。
記者了解到,雙興城市森林(綠地)分為疏林草坪區、自然生態景觀區、花田景觀帶、濱河春花景觀帶,形成林草結合、景色怡人的新景觀。園內栽植5596株喬木、3079株各類灌木,草坪花卉及地被約14萬平方米,並建有休閑廣場、廊架廣場兩座,環形塑膠步道1123延長米,停車場及衛生間等配套設施。
雙興城市森林(綠地)是順義區首個集生態景觀、健身娛樂、林下運動、文化休閑為一體的城市森林綠地,為市民提供了在城市中享受天然森林氧吧,感受親切、舒適、自由、愉悅、輕鬆、安全綠色生活的生態空間。
順義新城生態休閑公園
原有風貌被保留 服務配套齊跟上
順義新城生態休閑公園位於潮白河與懷河交匯處,是連接城市和河流的重要緩沖地帶。記者了解到,為達到兼具多樣的城市休閑功能和河道生態保護功能的目的,順義區在最小干預的原則下,保留現有自然形態特征,並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將其建設為兼具生態、休閑、運動、科普等功能的城市公園,滿足市民需求。
公園依勢分為生態活力區和森林休閑區。其中,生態活力區以服務社區居民活動為主,設置了更加適合老年人、兒童活動的場地空間。保留現狀山林景觀,沿山腳利用現狀匯水窪地設置雨水花園集雨綠地。森林休閑區則設置多處礫石散鋪的軟質場地,為周邊居民的日常健身休閑提供了活動空間。
七分干渠帶狀公園
居民健身增步道 彩葉樹種添新景
七分干渠帶狀公園位於仁和鎮七分干渠兩側,周邊居住區相對較多。在設計時,注重滿足周邊居民的日常休閑活動需求、完善綠道系統、打造藍綠交織的七分干渠景觀,建成一處生態休閑綠地。
據悉,園區內新建健康步道,完善了順義區的綠道系統,滿足居民慢跑、散步等需求。同時根據功能需要,每隔150米至200米,在園區內設置活動停留空間,可供居民日常健身、鄰裡聊天、兒童活動、安靜休息、下棋對弈等。
植物設計結合河道內現狀垂柳,採用多種形式的種植方式打造豐富景觀界面,綠化突出彩葉樹種,配合下層豐富的植物配置,形成復層種植效果,種植方式以選擇常彩、秋彩、冬彩植物為特色,兼顧四季景觀。
園區同時注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健身園利用原有廢棄混凝土路進行面層處理和局部修整而來﹔場地內石籠擋牆與坐凳內部填充物為原場地破除的透水磚與混凝土廢料﹔保存較為完整的透水磚塊與新建透水磚結合進行統一鋪設。
馬坡城市森林公園
造林地塊再提升 滿足百姓新需求
馬坡城市森林公園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現已建成開放。據悉,該公園前身為2012年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地塊,結合周邊地區規劃開發建設,提升為公園。公園強調生態綠色的植物景觀,在原有林木植被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提升,園內新增喬灌木2萬余株,植物品種達到100多種,力求達到春來賞花、夏有蔭涼、秋觀葉色、冬無蕭索的目標。
園中林下開辟場地,布置中心廣場、植物科普園、運動休閑區、中心軸廣場、南次軸廣場,北次軸廣場、雨洪調節池及雨水花園。同時,借助原有造林作業道,改造為園路健身步道,新增夜景照明、灌溉系統、生態洗手間等設施,能夠滿足周邊上萬居民的休閑健身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本組文/本報記者 王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