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絕緣無人機變電巡檢,填補了該領域技術空白﹔70周年國慶保電期間突遇主變輕瓦斯報警,經過他一波推理操作成功化解危機……這就是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變電檢修中心主任助理兼變電一次檢修高級師、電氣試驗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魏曉偉。2006年大學畢業的魏曉偉來到冀北檢修公司開始了一名檢修工的生涯。15年過去了,魏曉偉依然堅守在檢修一線,雖然工作地點、內容都沒有變,但是他卻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蛻變,實現了從職場菜鳥到技術帶頭人的華麗轉身。如今,魏曉偉早已成了同事們心中的“智庫”,眼中的問題“終結者”,堪稱變電檢修屆的“福爾摩斯”。
3月30日下午,在魏曉偉創新工作室記者見到了正忙於春季變電站檢修的魏曉偉。多年的戶外工作,為他的皮膚鍍上了一層黝黑。“每次故障都不是空穴來風,一個個現象、一個個數據,都是問題留下的蛛絲馬跡,隻要我們經過嚴格推理、試驗,就一定能找到問題所在。”魏曉偉說。
入行菜鳥 重新買課本專注學習
帶領班組成員及創新工作室團隊先后完成“五小”5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5項、省(部)級創新成果獎9項,參與編寫作業指導書10冊和檢修維護手冊3冊﹔在參加“十九”大保電及新中國成立70周年保電等重要任務時均能出色完成……如今的魏曉偉早已成了同事們身邊的“智庫”。然而,提起自己剛進入職場的時候,魏曉偉忍不住笑了,戲稱自己是“職場菜鳥”。
2006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魏曉偉進入了國網冀北公司檢修分公司。“當時畢業的時候,聽學長們說,書上的技術都是十年前的,過時了,於是我就把書全都賣了。”魏曉偉笑著說。入職后,魏曉偉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大學學的知識都用的上,書本上的內容跟現場的工作契合度也很高,所以,隻能把之前的課本又都買了回來。”於是魏曉偉又重新買來課本,一邊跟著書上學,一邊跟身邊師傅們學習。就這樣,勤學、愛問的魏曉偉,迅速褪去了學生時代的稚嫩,成了檢修專業的業務骨干。
冀北電力檢修公司擔負著“西電東送”“北電南送”大通道和北京500千伏環網的運維任務,因此,魏曉偉和同事們平時負責的都是超高壓、特高壓變電站的檢修工作。這些變電站常常建在偏遠的地方。夏天,在熾熱陽光的烘烤之下,變壓器的金屬外殼溫度熱得燙手。工作中魏曉偉必須要穿著厚實工裝,不一會兒功夫,汗珠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冬天,在零下接近40攝氏度的山區變電站裡進行檢修也是工作常態。“工作的時候,我們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還要帶著厚厚的棉手套,那種四個指頭並在一起的那種,其它的都不好使。”魏曉偉說。雖說厚手套能保暖,但是動作就會受限,很多時候他們都不得不摘下手套。雙手暴露在零下40多度的氣溫下,還要接觸冰冷的變電設備,幾分鐘的時間雙手就沒有知覺了,他們就隻能放進手套裡捂一會兒,等手稍微暖和了,再接著干……這些對魏曉偉來說早已經習以為常了。
記得一年冬天,位於山區的一座變電站出現設備故障,正好趕上了大雪封山。為了能進入變電站早點消除缺陷,他們不得不找來推土機,推土機在前邊鏟雪,檢修車在后邊跟隨...作為一名檢修人員這樣的故事從來不缺素材。
熱愛鑽研 開創絕緣無人機便捷巡檢
2015年7月1日,經過4年的不斷研發,他們研發的絕緣無人飛機終於成功了。“我們負責維護的是500千伏和1000千伏的電力設備。電壓等級過高,運行時受限於絕緣距離,運維檢修人員無法靠近,隻能在遠處觀察,這樣就很難把握設備的運行狀況。所以我就想能不能用無人機代替我們眼睛去看。”魏曉偉講述著當時設計絕緣無人機的初衷。
雖說用無人機巡檢的方法很便捷高效,但是把想法變成現實卻面臨著不少難題,最主要的問題有三個:電氣絕緣、電磁干擾以及高精度定位。為了解決這三個攔路虎,業余時間,魏曉偉和創新工作室的成員都會聚在一起想辦法、做試驗。大學期間,愛鑽研的魏曉偉參加過全國空中機器人大賽,那段經歷對研發無人機提供了很多寶貴經驗。
在無人機的設計研發過程中,創新工作室成了他們最喜歡的據點,他們在這裡一起見証著無人機的起飛,更見証著自己的夢想起飛。
從整體無人機的氣動布局設計、到傳動系統的實際驗証,再到最關鍵的絕緣性能構想和計算……這群熱情的年輕人一步步實現著自己的夢想。“整個無人機設計的過程中,最難的就是絕緣強度的要求。”魏曉偉介紹。一般一個大型變電站通常佔地好幾畝,除了設備比較大之外,還有就是電力設備在安裝的時候有嚴格安全距離要求。“普通的無人機是整體導電的。當無人機飛到設備之間時,就會使設備原有的安全距離縮短,從而引發變電設備的短路甚至爆炸,后果不堪設想。”魏曉偉說到這裡表情不禁嚴肅起來。
經過反復試驗和修改,歷時四年,他們終於跨越了電場和距離的限制,研制出了全絕緣無人機,讓“眼睛”來到了電力設備身邊。“現在,我們已經研發出了第三代絕緣無人機,無人機的實用性越來越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絕緣無人機將會普及,真正成為我們的一雙‘安全的眼睛’。”說起未來,魏曉偉信心滿滿。
縝密推理 第一時間找到問題所在
理論知識強,邏輯推理縝密,在魏曉偉看來是檢修工的必備素質。隻有這樣才能在每一次突發事故時,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故障,把損失降低到最小。
2019年是祖國成立70周年。國慶期間,作為變電檢修一班班長,魏曉偉積極組織班組成員投入到國慶保電的任務中。前期,魏曉偉對保電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制定詳細的保電方案,安排人員對變電站進行特巡,排查檢查設備隱患。然而,突發情況還是不期而至。
10月05日07時04分04秒,魏曉偉接到公司生產指揮中心通知:500kV某變電站4號主變A相本體輕瓦斯報警,為危急缺陷,如不及時處理,內部氣體逐漸積攢,存在重瓦斯動作造成主變壓器跳閘的風險。主變壓器跳閘從而引發停電,這可不是小事,魏曉偉深知其中的利害。接到消息后,魏曉偉立刻帶上工具,率領班組成員奔赴現場,第一時間對設備進行了全面帶電檢查。
為了確定問題所在,他們對事故原因進行了多種假設,並結合檢測到的各種數值進行了各種猜想,展開了一系列試驗。“這次設備缺陷較為隱蔽,日常工作中很難發現,因此嚴密的分析推理就格外重要,比較燒腦。”魏曉偉說。經過一系列檢查、試驗工作后,最終發現呼吸器存在呼吸不暢通的情況。隨后,他們對呼吸器進行了更換,消除了設備缺陷。從接到通知,到問題解決,前后不足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們成功的解決了問題,保障了首都人民的安全用電。
在魏曉偉看來,每次事故都是一次“福爾摩斯探案”。“每一次事故都需要我們根據現象一點一點的推理,最終找到問題並順利解決它。隻不過我們推理的對象是電力設備。”魏曉偉說。
工匠檔案:
魏曉偉,男,1983年5月出生,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2006年7月就職於國網冀北檢修公司,現任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變電檢修中心主任助理兼變電一次檢修高級師,電氣試驗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曾獲得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2012年度先進生產(工作)者”“2013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個人”“電網檢修專業地市公司級優秀專家人才”“優秀班組長”等榮譽稱號。
匠人匠語:
一心在一藝,其藝必工,一心在一職,其職必舉。
技能絕活:
魏曉偉扎根變電設備檢修工作一線15年,在電氣試驗、絕緣監督技術、變電一次設備檢修與試驗、缺陷綜合分析、故障設備處置等方面有較為突出的能力。擔任班組長期間,帶領班組成員及創新工作室團隊先后完成“五小”5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5項、省(部)級創新成果獎9項,參與編寫作業指導書10冊和檢修維護手冊3項。近年來,圓滿完成了“十九”大保電及新中國成立70周年保電等重要任務。他在帶電巡檢中勇於創新,發明了絕緣無人機巡檢新方式,填補了無人機技術領域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