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尋京郊“紅色第一”:百花山下 房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就建在這兒

2021年05月27日15:51  來源:  
 

  灰牆、黛瓦、朱紅門,青山、綠樹、夏花香,房山霞雲嶺北部的上石堡村,坐落著一個傳統合院式建筑,古朴、安寧、齊整,這裡不是普通農民的住宅,也並非某位名人的故居,而是房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的誕生地。

  百花山腳下,北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紅色旅游景區,中共房良聯合縣第一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庄重肅穆、寧靜深遠。

  走入二進式院落,踏上青石板台階,推開半掩的紅漆木門,出現在眼前的便是那段崢嶸歲月。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距盧溝橋七八十裡地的上石堡村,很快遭到日寇慘無人道的踐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全村房屋都被燒光,村民被迫躲進山洞。民族仇恨激發了上石堡人民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決心,如何斗爭?大家期盼有一個領頭人。

  1938年2月,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派八路軍獨立師政委鄧華率三團挺進平西,以百花山為中心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據地,在長操村建立了房(山)良(鄉)聯合縣,並逐漸在周邊地區開展抗日工作。

  上石堡村背靠百花山主峰,是霞雲嶺鄉的門戶,因此成為平西抗日根據地的前哨。上石堡村有個進步青年於進琛,房良聯合縣政府成立后,他經常到縣政府所在地長操村開會,並在此期間結識了縣委組織部部長趙然。兩個青年志同道合,通過趙然的介紹,1938年5月,於進琛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於進琛的帶動和影響下,不到一個月時間,上石堡村又先后有6名同志入了黨。1938年6月,經房良聯合縣委批准,上石堡村建立了由7名黨員組成的黨支部,於進琛擔任支部書記,這是房良聯合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此后,黨支部帶領群眾反資敵,奪取村政權,成立糧食借貸所救濟窮人,向上級黨組織報告敵情……由於各項工作開展得很活躍,上石堡村黨支部成為了地區的模范支部,村裡的干部也被群眾稱為“模范領袖”。

  1940年秋,日偽、漢奸活動很頻繁,房良地區黨組織受到了嚴重破壞,由於特務的告密,於進琛等4名黨員被捕犧牲。但是黨員們的信念並沒有因此動搖,而是化悲痛為力量,踏著烈士的血跡繼續斗爭。

  1941年黨支部重建,之后又吸收了5名同志加入黨組織,其中就有華北民兵戰斗英雄隗合寬,他率領游擊隊員除漢奸、殺鬼子,機智靈活地配合八路軍開展敵后游擊戰,成為當地威震四方的一支民兵隊伍,創造了許多英雄業績和傳奇事跡。

  上石堡村黨支部的建立和發展,成為本地區革命斗爭堅固的戰斗堡壘,掀起了房淶涿地區革命的高潮。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投入到抗日斗爭的洪流中,上石堡也成為執行黨的抗日主張最堅決、對敵斗爭最頑強的村,1943年5月,八路軍軍分區授予該村“抗日模范村”光榮稱號。

  展館內,那段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偉大歷史,讓人熱血沸騰。展館外,青翠的濃蔭卻已是村民增收的好地方。

  薄殼香核桃、雲嶺蓋柿、板栗,愛宕梨、香椿、大紅袍花椒,漫山遍野滿是精品果樹,上石堡村的森林覆蓋率已達82%,是個名副其實的“首都綠色村庄”。

  這裡不僅山峻林茂,河湖更是清幽靜美,大石河水蜿蜒流淌,滋養著這裡的紅色基因,村頭廣場矗立的《前進》群雕像,向人們娓娓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那些抗戰先烈的革命事跡,譜寫了一個村庄的紅色傳奇,也為今日的幸福埋下了伏筆。

  青山綠水仙境游,豐收果品滿枝頭,避暑休閑屬佳地,共享發展樂悠悠。在黨支部的帶領下,上石堡村創新發展思路,全力打造“紅石堡·綠山吧”生態度假綜合體,在“紅”土地上書寫著美麗鄉村的靚麗答卷。

  溫馨提示

  場館地址:北京市房山區霞雲嶺鄉上石堡村

  門票價格:無需預約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9:00-16:00(來源:北京美麗鄉村)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