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務保春耕 蔬菜種苗水上“漂”  

2021年02月10日10:31  來源:  
 

“立春一日端,種地早盤算”,正值立春時節,為保障早春茬蔬菜種植,京郊蔬菜育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開展。農諺有言“苗好五成收”,育苗是蔬菜生產的第一關鍵環節,據統計,2020年北京地區蔬菜生產集約化播種3.02億株(包含西甜瓜、草莓),主要作物為生菜、芹菜、番茄、花椰菜、茄子、辣椒和普通白菜等,其中葉類及花菜類蔬菜共計播種1.49億株,佔比63%,預計今年春茬集約化育苗量1.8億株。

走進順義大孫各庄鎮前陸馬蔬菜果品合作社育苗溫室,一片片整齊健壯的種苗映入眼帘,呈現出“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苗’影共徘徊”的壯觀景象,這正是本市首家漂浮育苗場。目前,約200萬株種苗即將出圃進行早春大棚定植,其中包括芹菜苗100萬株、娃娃菜、結球生菜和結球甘藍各30余萬株,下一步將進行茄子、辣椒、番茄等果類蔬菜育苗。

據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曹彩紅介紹,漂浮育苗技術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初次運用於美國煙草育苗,在我國南方也多用於煙草育苗。目前,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經過引進、吸收、利用,現基本形成蔬菜漂浮育苗技術體系。與傳統育苗法比較,漂浮育苗減少了土傳病害的發生,同時育苗過程中營養液池循環流動,環境更加清潔,促進了種苗安全綠色發展。此外,漂浮育苗節省用工優勢明顯,約省工50%,可緩解疫情期間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目前,基地有四個日光溫室漂浮育苗棚,約2668 m2,一個人工可滿足生產需求,無需每天澆水施肥,將營養液配制好,監測其EC值(可溶性離子濃度)、溫度即可。這種育苗方式符合我市綠色經濟、現代農業、科技農業的發展。

在發現基地存在管理粗放、種植過密、種苗徒長等問題時,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為育苗場發放技術明白紙,組織人員參加育苗技術培訓,建立育苗微信群,加強育苗技術交流,指導園區合理安排播種密度,並根據不同蔬菜種類、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制定營養液配制方案,適當提高營養液濃度。通過一系列技術措施,全面提升基地育苗技術水平,為周邊種植戶培育壯苗。

下一步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將針對漂浮育苗中水肥精細管理、果菜株型調控、營養液消毒過濾等方面開展進一步的研究,提高種苗質量,促進種苗產業可持續發展。 (柯南雁 曹玲玲)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