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師挑戰賽:爭霸“聞香識美酒”

2020年10月12日14:07  來源:  
 

靠品一口酒,能說出這酒是哪口井的井水、哪塊地裡的高粱釀的——這是電視劇《紅高粱》中,高密釀酒師斗酒的一幕。9月28日舉行的第二屆“北京大工匠”活動釀酒師挑戰賽,不亞於民間“斗酒”的難度,白酒組的選手們要通過“聞”“品”,寫出這種酒是哪種香型、糖化發酵劑是什麼、用什麼發酵設備﹔啤酒組的4名選手要分出幾杯啤酒到底添加了什麼香味劑、濃度多少,還要通過嗅覺、味覺分辨出啤酒的類型……記者在現場看到,4名白酒組釀酒師、4名啤酒組釀酒師,各個都像是有“神仙舌頭”的單家釀酒師羅漢,聞味能定酒的香型,抿一口能定出酒的等級,看酒表面的泡沫能判斷酒精濃度。

8點30分,選手們走進考場答筆試。記者看到,題目與釀酒師的日常工作息息相關。比如,白酒組題目中有,白酒中適當的酸是什麼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什麼功能?清香型工藝採用三種曲並用,是哪三種﹔啤酒組的題目有:啤酒中的苦味大部分來自於酒花裡的哪種物質?為我國選育的啤酒大麥品種是什麼?

“這位選手僅錯一道題,得了97.5的分數,這是高手對決!”在閱卷室,裁判們一邊判卷一邊驚嘆。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的韓興林老師是本次比賽的裁判之一。他告訴記者,筆試隻佔本此考試的20%分數,“是不是高手,還要看更貼近實操的技能比拼。”

在技能比拼的現場,記者看到,白酒組的選手們每人面前一排小瓶子,裡面裝著五種不同的白酒,每個瓶子上面有個編號,還有一瓶礦泉水。選手們要靠感觀,比如品、聞、看,來判斷這5杯酒的香型分類、發酵劑種類和發酵設備以及酒的等級。現場的監考老師告訴記者,那瓶礦泉水是為了讓選手們漱口,恢復味覺的。“怎樣靠口感判斷發酵設備呢?”記者疑惑地問。“不同香型的白酒是用不同的發酵設備來釀制的。”韓興林裁判介紹,白酒分12種香型,傳統的有醬香型、濃香型、清香性、米香型,后來又出現鳳香型、董香型、豉香型、芝麻香型、特香型、兼香型、老白干香型、馥郁香型。“西鳳酒就是鳳香型酒的典型代表,我們北京市面上常見的二鍋頭,就是清香性。茅台酒是人盡皆知的醬香型白酒。”韓興林告訴記者,濃香型的發酵設備是泥窖,清香性酒類的發酵設備是地缸,另外還有磚窖、石窖、陶罐、不鏽鋼罐等設備,“設置這樣的考題,是為了考查釀酒師對工藝的了解。”韓興林介紹。

在賽程設置中,白酒組還有憑借搖晃出的泡沫來判斷白酒的酒精含量,靠手感判斷酒醅濕度的考題。“酒精含量和濕度都要寫出准確的度數,這題太考察實踐經驗了。”監考老師告訴記者。

啤酒組的內容更豐富,不僅讓選手們分辨五種啤酒的風味,寫出啤酒類型,還要描述出每種啤酒類型的主要特征。“啤酒的類型大約上千種,這次考試的范圍為30多種。”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的郝建秦是本次比賽啤酒組裁判之一,他向記者介紹,“平時北京市場上比較常見的燕京啤酒,類型屬於淡色拉格。這種類型的啤酒特征是酒體淡黃、清涼,有較明顯的酯香。”郝建秦拿著一杯考試用的啤酒,向記者展示:“這種顏色比較深的啤酒,是德式黑啤。酒體呈棕色,有明顯焦香。因為在釀造過程中,是將大麥炒成焦色,再進行釀造的。”郝建秦說,燕麥世濤、帝國世濤等啤酒類型,與德式黑啤有類似的顏色,“但是世濤類啤酒口味偏苦。能不能品出來,要看選手們的功底了。”記者在賽程中看到,啤酒組的選手們還要分辨啤酒中的典型風味物質,考試范圍有泥土味、丁香味、硫味、香草味等三十多種。選手們不僅要分辨出是什麼味,還要按濃淡寫出排序。

“有難度!”參賽選手異口同聲地向記者感慨,“題目范圍廣,題目設置巧,理論考試深。”選手楊德榮從業二十多年,入行后是從最基礎的碎糧、拌糧開始干起,如今是一級品酒師,在公司裡負責工藝。“我的職業就是品酒,把控成品酒質量。比如在包裝前,我品酒,能判斷酒的口感是否合格,有沒有因儲藏、罐裝遭到污染。在釀造過程中,我會在酒窖品酒,判斷釀造環境是不是合格。比如,上個月我嘗了一下酒窖的酒,感覺有一點點霉味。公司進行排查,發現酒窖的牆角因沾上了一點糧食,發霉了。公司為此進行了整改。這就是我的工作。”楊德榮說,雖然干了這麼多年,自己也算行家,但是在此次比賽中卻遇上了難題。“一直在濃香型白酒企業干活兒,對其他香型了解不夠深入。”楊德榮說,無論考試成績,他參加此次比賽都感到受益匪淺,“能有這樣一個平台,與北京市這個行業的頂尖高手過招,考驗自己的能力,我覺得非常榮幸。”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