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提升首都天然气保供能力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一期投产

2023年09月27日17:30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李博)9月27日,自澳大利亚启运的伯里克利号装载着16.3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驶入天津大港港区并完成接卸。这是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码头及接收站建成开放后迎来的首艘LNG船舶。也标志着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天然气储气调峰和应急保供能力,缓解京津冀地区冬季天然气供需压力,为京津冀地区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保障。

据介绍,北京是全国第一大天然气消费城市,近年,北京燃气集团在北控集团整体战略布局下,推进产业升级转移,加快在天津、河北等地布局。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是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项目,也是落实北京市政府《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书》要求的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于2020年1月9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项目按照“同期建设、分期投产”原则,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20年3月24日开工建设,包括1座年接卸能力为500万吨的LNG码头,最大可靠泊载运量为26.6万立方米的LNG运输船舶,以及4座LNG储罐、日气化能力为6000万立方米的接收站气化设施和配套汽车装载设施、一条长217公里的天然气外输管线。三期建设完成后,应急储备天然气能力可达12亿立方米。

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所在港区是天津港最南端大港港区,亦是距离首都最近港区。北京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LNG卸载之前,接收站操作人员将岸侧卸料臂与船体一侧的连接法兰连接,随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卸料臂、管线和储罐进行预冷和填充。“船上的LNG温度为-162摄氏度,管线从常温直接注入低温LNG,易发生变形或破坏,因此通常需要先慢慢降温,也叫预冷处理。”

为缩短此次首船在码头停泊时长和减少预冷时LNG的消耗,接收站对LNG卸载管线提前采用低温氮气进行预冷,使温度达到-120摄氏度。随后船上工作人员会操作喷淋泵将低流量的LNG输送至卸料臂和管道进行预冷和填充,这个过程持续大约15个小时。完成后将进行储罐的预冷,经过约100小时,储罐预冷达到低温要求和液位,即可将船上剩余的LNG通过多台卸货泵以每小时11000立方米的流速卸至储罐。

北京燃气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在预冷、填充和卸载过程中,岸侧和船侧工作人员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巡检和监控。在岸侧紧挨卸料臂位置有几个红色柱体设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消防水炮,当LNG船发生火灾或LNG泄漏险情时可第一时间用高压水远距离扑救,保证船岸安全。”

LNG通过罐内的低压泵被输送至高压泵增压,再经过气化器进行气化,或直接输送至汽车装载设施进行液态分销。相关负责人表示,伯里克利号LNG船离泊后接收站相继进行了低压泵、高压泵、压缩机和气化器等设备设施测试运行,并实现气态外输。外输的天然气将通过217公里的管道,经天津、河北输送至北京的城南末站。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薄膜技术建设的陆上大型LNG储罐项目,与传统镍钢储罐相比,薄膜罐钢材用量少,同等外径尺寸下,有效罐容增加约10%。同时,该项目还是国内首个实现装船泵国产化应用的项目,解决了国内大流量LNG低温泵关键技术问题。

(责编:李博、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