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回“故乡” 北京电影学院原创音乐剧《江姐》重庆上演

著名歌唱家王莉在音乐剧《江姐》中饰演江姐。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尹星云)日前,北京电影学院首部原创音乐剧《江姐》开启全国巡演,剧组来到《红岩》故事的发生地重庆,在重庆大剧院上演该剧。
该剧由王劲松、王莉、王艺埙、郭凇男、马明月等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及表演学院2022级音乐剧表演班20余名学生组成演出班底,用优美的音乐、激情的舞蹈、当代的音乐语言尽情演绎了这部新编的红色经典故事。
音乐剧《江姐》剧照。
原创音乐剧《江姐》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以地下党人江竹筠为代表的革命志士在渣滓洞集中营中惨遭酷刑却仍坚守信念的不朽事迹。在编排上,音乐剧《江姐》集音乐、戏剧、舞蹈、多媒体艺术为一体,让戏剧层次更加分明,细节更加丰满。在音乐上,作品根植于现代流行文化,又巧妙植入了《红梅赞》等歌剧《江姐》的旋律线索。
作曲家安栋为这部音乐剧创作了大量优美动人的唱段,加上感人的故事情节,令现场观众热泪盈眶。在《同根生》唱段中,演员使用了重庆方言,群众演员在台下互动时也都用的是方言,这激起了现场观众的共情。
演出前,为了更好的感受红岩精神,北京电影学院主创团队及参演师生前往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等红色遗址参观采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音乐剧教师、音乐剧《江姐》导演、主演王艺埙表示:“此次参观采风,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一种冲击力,这有利于演员们更真实地刻画人物,也更能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音乐剧教师、音乐剧《江姐》音乐统筹李美佳表示:“通过参观,我们对江姐的事迹有了更立体、全方位的了解,本次采风带给我们的感悟会融入到今后的创作和演出中。”
音乐剧《江姐》剧照。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授、音乐剧《江姐》台词指导、扮演华子良的王劲松说:“我们排演过程中大胆创新,希望用紧扣时代的艺术表达,让革命故事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为观众带来一个新颖的、充满创造力的、与传统红色题材舞台剧截然不同的作品。”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党总支书记、音乐剧《江姐》制作人高敬瑜表示:“此次推出原创音乐剧《江姐》旨在推动人才培养、艺术实践与市场的深度对接,与音乐剧行业紧密联动,为中国的音乐剧发展事业贡献更多的剧目作品,输送更多优秀的音乐剧表演人才。”
音乐剧《江姐》剧照。
“歌剧《江姐》我演了16年,音乐剧《江姐》我也演了将近2年,我的人生将近20年的时间都与《江姐》有关,可以说江姐这个人物形象贯穿了我的整个青春。重庆是江姐成长、工作和牺牲的地方,如今,音乐剧《江姐》回到了她的精神故乡,希望我们给革命先烈送上一份致敬的答卷。”作为本剧的发起人、艺术总监以及剧中江姐的扮演者,王莉坦言,制作音乐剧《江姐》来自于她内心的执着,过去江姐的故事已经有京剧、川剧、话剧、歌剧等各种形式的舞台艺术作品,“我们希望以一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用正青春的表现方式,让江姐这个形象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里。于是,就有了制作音乐剧《江姐》的想法。”王莉介绍,从2019年开始,数次来到重庆前往渣滓洞、白公馆以及江姐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采风,在感动中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冲动。传承和发扬红岩精神不仅需要磨炼演技、唱功,更要在延续经典的同时进行创新的艺术表达,要用更多年轻人爱听、能唱、会动情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再续江姐的故事。
“作为出品方之一,一直以来北碚都非常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也是我们支持《江姐》这部音乐剧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音乐剧,向革命先辈致敬,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重庆市北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攀说。(郭幸福、刘思禹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