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乡村振兴看北京”系列报道

小小羊肚菌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池梦蕊
2022年12月19日14:15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阳春三月,顺义区李桥镇南庄头村特菜基地羊肚菌示范种植园的菌棚里,一朵朵形似羊肚的菌子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撑起褐色的“小伞”,即将迎来丰收……这是顺义区李桥镇发展特色农业,带动村民增收的成果。探索农村经济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李桥镇“一村一品”成了家喻户晓的致富经。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富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李桥镇南庄头村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造血”功能,努力探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新模式。

以前,李桥镇因为农村土地分散、承包效益不高,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存在土地撂荒问题。为解决农业发展短板,镇里把农户不愿种的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集中起来,将各村零散的耕地收回,成立集体农场,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促进全镇产业规模、质量“抱团”提升。如今,李桥镇共收回26个村的耕地5961.571亩,每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共计361万元,通过对村级合同进行整改,全镇31个村每年能实现增收共计3000万元。

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李桥镇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农业资产。通过实地调研,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沉睡资源,对镇域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梳理,积极为闲置和破损农业设施寻找生机,计划对这些“闲置品”进行改造提升、再利用。

针对每一个闲置资源,李桥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原有63栋大棚进行供电维修、棚体修复。经过整改,让原先荒废、闲置的土地重新“活”了起来。

以前,镇域种植的大多是传统且功能单一的农作物,经济增益不大。土地、大棚重新利用后,李桥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体系,研究选定了3项优势农业项目作为特色产业支撑给予重点扶持,走高产值、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的路子。目前,全镇已建立“西、甜瓜”“特种蔬菜”“食用菌”等3个农业示范性基地,“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初具规模。同时,与专业团队合作,培育的羊肚菌、松茸、猴头菇等名贵菌类产品,预计全年产量6万斤。

为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延伸产业链条,李桥镇与各大商超、菜市场等建立联系,提供稳固供货渠道,进一步打通销路,同时提供各类农业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地增加群众收入。

李桥镇还以农民课堂为平台,聘请专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以提高产量、质量为目标,从选地、整地、拌种、播种到关键时期的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现场手把手教授、示范,并通过与农民交流互动进行答疑解惑,确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进一步助力农民增收。据悉,今年以来,李桥镇辐射带动农户50余户,提供直接就业岗位30余个。

“一村一品”搞活一方经济。目前,李桥镇特菜基地南庄头村园区食用菌生产基地种植的羊肚菌预计年产6万斤,产值约1200万元;今年,后桥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各类优质蔬菜约700吨,产值约1400万元,村集体每年取得固定收益140万元。

在顺义区,像李桥镇南庄头村这样通过“一村一品”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的还有不少,截至目前,顺义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已达12家,位居全市前列。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75元,在全市10个远郊区中排名第一。

(责编:池梦蕊、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