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 北京公交集团正式承接通州区域地面公交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李博)6月1日,北京公交集团正式承接通州区域全部70条公交线路,标志着通州区地面公共交通纳入北京市公交系统统一运营管理。
此前,通州区域地面公交(“通”字头)线路由北京市恒基客运有限公司运营。2022年5月30日,北京市通州区政府与北京公交集团、城市副中心客运公司、恒基客运有限公司签订《通州区域公交承接总体协议》,自6月1日起,由北京公交集团城市副中心客运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通州区906平方公里全域公交线路。
融合后,原70条线路所有路号及站名均暂不更改,后续随站杆站牌更新一并统一路号和规范站名。北京公交集团表示,将对45条线路进行运营服务水平提升,其中14条线路不同程度延长营业时间15-60分;19条线路低峰间隔缩短5-15分钟;12条线路高峰间隔缩短3分钟。
为进一步完善副中心公交线网布局,不断织密地面公交覆盖,6月1日起试运营春明西路微循环T88路。此外,在深入分析河北廊坊北三县通勤服务需求基础上,设计13条通州至中心城区定制公交线路,丰富副中心多样化公交运营模式。
在车辆配备方面,北京公交集团优化车辆能源结构,调集565部新能源公交车,实现通州区域公交新能源车辆使用100%,大幅提升了车辆装备舒适性、环保性和安全性。
城市副中心客运公司还为全部车辆搭载并推广应用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和异常行为判别系统,为所有驾驶员配备情绪感知手环,实现驾驶员和车辆智能化追踪和溯源管理。制定场站标准化改造和候车亭更新方案,利用电子站牌、智能手机应用等载体,为乘客提供发车时间、到站时间、拥挤度、车辆位置等实时准确的数据信息。
目前,北京公交集团已完成地铁高楼金站双向候车亭示范站和朗清园周边共14根电子站牌和2处候车亭建设,完成对高各庄、姚辛庄、房辛店3处场站、7条线路区域智能调度信息化设备建设,并依托新建的施园场站区域调度中心实现智能调度。
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区域公交与北京城区公交融合是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升通州区域公交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推动了通州区域公交资源整合和经营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了通州区域公交线网,提高了公共交通覆盖率。
未来,北京公交集团和城市副中心客运公司将完善城市副中心“干、普、微”三级公交线网布局,构建高质量线网新体系;实施集中智能调度,加快推进准点工程,提升运营效能;不断发展定制公交、快速直达专线、节假日专线等定制化和多样化线路的迭代升级,开发更多出行新领域、新空间;以线路为单元,开发打造一批主题鲜明、高品质的品牌线路,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地面公交服务水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