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精品活动、线上线下融合、形成品牌效应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持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核心阅读
联合书店、演出机构、影剧院等推出精品文化活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布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以高质量服务、高水平供给、高品质内容,推动文化消费扩容提质升级。
在北京工作的杨立文喜欢看展览,然而,因为不了解相关信息,他经常错过一些高质量展览。2021年9月—12月,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推出了《2021北京看展手册》和《北京艺术地图》,满足了许多像杨立文这样喜欢文化艺术的市民的需求。
展览、音乐节、演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通过举办惠民文化消费季,以高质量服务、高水平供给、高品质内容推动文化消费扩容提质升级,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增强首都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线上线下融合,助力消费升级
资深影迷吴女士是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忠实拥趸。每到消费季,她都会领取一些线上观影优惠券,在家就能观看优质电影。
当前,线上文化消费蓬勃发展。“我们积极强化线上文化活动引导,组织相关平台企业由线下转到线上。”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绍坚说。北京拍卖行业协会、荣宝斋等众多平台企业推出线上文化消费活动,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优质文化内容和相关服务。
本届消费季还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紧扣年度重大活动,围绕建党100周年、冬奥、首都文化等主题,联合北京实体书店、演出机构、影剧院等推出系列精品文化活动,通过线上发放代金券、联名卡等形式,助力消费者线下消费。
“没想到在我工作的地方还有一家这么有特色的书店。”在前门附近工作的张婕闲暇之余喜欢逛书店,本届消费季发布的北京特色书店地图“全民阅读惠·书香坐标”让她感到非常实用。通过在地图应用上搜索“最美书店”“老牌书店”等关键词,她已经打卡了不少特色书店。
据统计,2021年9月至12月,本届消费季举办期间共有251个文化企事业单位参与开展350余项活动,累计举办活动共计31298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次18.46亿,线上浏览量18.32亿人次,占总参与人次的99%;直接消费金额89.5亿元,较上届增长10.2亿元,增幅13%。“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基本实现助力消费升级、产业提质的目标。”刘绍坚说。
加强供需对接,扩大有效供给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畔,一座座木屋依河而建。这里被称为“书香秀带”,是多个文化空间主题驿站集群,以书香为主线,融合艺术、科技、休闲等多种元素。去年9月,“书香秀带”第一次参与惠民文化消费季。通过消费季提供的多媒体线上直播平台,不少市民到“书香秀带”的实体书店打卡;利用消费季提供的机会,“书香秀带”与出版社等合作,举办文化讲座、读书会等活动扩大文化有效供给,从而有了相对固定的读者群。
这是加强供需对接,以优质供给带动消费升级的一次有益尝试。据介绍,面向企业供给端,本届消费季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20期文化消费季特别节目,宣传120余场消费季活动,采购优质文化活动70余项。
以3D光雕数字技术、裸眼3D技术,打造步入式科技体验;通过演绎+互动,观众得以享受沉浸式观演体验……本届消费季突出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新空间、新业态,助力产业升级发展。
本届消费季还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促进消费提质增效。围绕出版、演艺、影视等领域,携手头部企业,推出更多文化精品;联合网络平台,搭建文化消费季活动专区,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惠民福利;在中轴线、前门、798艺术区、三里屯等区域推出演艺、展销、游学主题活动,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
强化文化品牌,激发市场活力
去年12月底,2021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发布。“十大文化消费地标”“十大文化艺术活动”“十大文化视听精品”“十大文化创意产品”“十大文化消费创意IP”以及“文化产业数字应用创新”特别榜,6张榜单,60个品牌,推动开辟文化消费新场景,培育文化消费新业态,助力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新升级。
立足于“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品质消费”的北京文化消费品牌榜于2016年第四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首次推出,至今已持续6年。6年来,榜单持续优化,以品牌培育为抓手,旨在培育和打造一批能代表北京文化消费品质、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品牌。
除了发布文化消费品牌榜,消费季还开展了北京文化消费品牌周、文化消费智库研讨会、云享精彩文化生活节等品牌活动,并持续加强推广“文创京城”“艺术京城”“书香京城”等文化品牌周子品牌。
本届消费季还强化“首发”效应,增加文化创新供给。四合院艺术节、北京首届国际大学生音乐季等“首届”活动亮相。刘慈欣科幻漫画宇宙沉浸展、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等一系列“首发”活动广受关注。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5日 1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