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啦!利用“蘑幻太空仓”做个种蘑菇的小达人吧
——家庭培养榆黄菇管理小常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孩子们又开启了居家学习模式。学习的同时在家培养一些食用菌既有乐趣又长知识。但是,要在高温期做好家庭出菇管理并不容易,每年的7-8月是本地温度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室内温度通常达到30℃以上,湿度达70%左右。下面就以“蘑幻太空仓”培养榆黄菇为例介绍一下管理注意事项。
整个培养过程均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不可阳光直射,但要有一定散射光。打开栽培仓,划开袋口,向栽培仓水槽内加水适量,合上盖子或留一条缝隙保湿。
原基期(现蕾期)
要点:温差刺激,避直射光,温湿度控制。菌丝生理成熟,开口后3-4天会扭结形成颗粒状原基,此时表示即将开始出菇。高温期原基形成前尽量给予8-10℃的温差刺激,有利于原基形成。可以在晚上将培养仓拿到室外或阳台上,白天放到室内阴凉通风处。原基形成后可将袋口塑料薄膜剪掉,以免阻碍原基生长,保证菇型美观。原基形成后最适生长温度20-25℃,温度高于25℃(高温高湿)也可生长,但容易出现菌柄基部膨大、长速过快、叶片薄等问题。
珊瑚期(幼菇期)
要点:阴凉通风,避直射光,保温保湿。原基进一步生长,经过1天左右,菌盖菌柄开始分化,菌盖变黄。此时主要注意保持空间温湿度,保持水槽内水量充足。高温期湿度较大,通风相对于保湿而言更加重要,可全天敞开盖子进行通风。如果幼菇长势不均匀,可经常将菌棒转动一下位置。
成形期
要点:阴凉通风,充足散射光,保温保湿。再经过1天左右的生长,菌盖菌柄基本成形,菌柄慢慢变长,菌盖逐渐展开变大,颜色变为金黄色。此时要保证充足的散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保持水槽内水量充足,以维持环境湿润。
成熟期
要点:适时采收,整丛采下。再经过1天左右的生长,菌柄继续伸长,菌盖继续变大变薄,此时应及时采收,采收标准为菌盖2-4厘米。若菌盖边缘完全展开,颜色变浅,甚至呈波浪状或上卷,表明已过最佳采收期。此时菌褶内通常会弹射出白色的孢子。弹射孢子后榆黄菇的营养和品质均将下降,部分人群还可能会对孢子过敏,因此一定要及时进行采收。采收时沿榆黄菇根部整丛采下。管理得当,第一潮菇可收150克左右(二潮、三潮产量逐渐减少)。
转潮期
要点:清理料面,停水避光。采菇后应摘除菌棒表面的老根及料面残留菇体,合上盖子,放到避光处让菌丝恢复生长。转潮期通常4-5天,即可再次形成原基,然后重新放在适宜的位置,打开仓盖,重复1-4的管理步骤即可收获下一潮菇,一般可出菇3-4潮。一头出完后可调换另一头继续出菇,管理步骤同上面的一样。(柯南雁 胡晓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