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京郊“红色第一”:70年前京郊试办第一批农业生产合作社

2021年06月16日16:18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1952年春,京郊农村试办了1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加上先期建立的供销社和信用社,时称农村“三社”。在供销社和信用社收归国营之前,这“三社”都是由农民集资入股、直接参加管理,各社既保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又互相配合、密切合作,构成了有中国特点的农村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

为什么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

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是京郊农村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第三年,也是中共中央通过并试行《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后的第一年。《决议》(草案)中指出:“农民在土地改革基础上所发扬出来的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劳动,其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这1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分布在北京的5个区,即丰台区黄土岗村殷维臣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陈留村刘庆常农业生产合作社(均为菜区)、海淀区东冉村刘广伦农业生产合作社(菜区)和东北旺村王岐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半菜半粮区)、石景山区八角村梁贵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杨庄于贵农业生产合作社(均为粮棉区)、南苑区瀛海庄曾昭佐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姜场村刘洵农业生产合作社(均为粮棉区)、京西矿区何各庄何振农业生产合作社(粮区)和深山区黄塔村杨永山农林牧生产合作社。

这些社一般都有两年以上办互助组的基础,有党、团员骨干,又是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上组成的。

这10个社分配形式各有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土地不分红、实行完全按劳分配;二是土地入股、按查田定产之固定产量三成或四成分红、其余部分按劳分配;三是土地入股、按当年土地的收获量三成或四成分红,其余部分扣除一切费用后按劳分配;四是实行土地入股、按土地和人头比例分红。

这10个被批准试办的合作社总体来说规模比较小,共计103户,其中最大的八角村梁贵合作社为23户,最小的黄塔村杨永山合作社只有5户。与如今动辄成百上千户的合作社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解放初期,郊区农村除了城区附近的村子以种商品菜为主外,其余均以种植粮、棉为主,仍然保持着“吃啥种啥”的传统习惯。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首都市场的需要,农民们也亲眼看到蔬菜、花生和白薯等经济作物既好卖、又赚钱,才逐渐由“吃啥种啥”转变为“啥贵种啥”。然而种菜要比种大田作物的投资大、用工多、技术性强,在当时,种大田作物一般是旱地,而种菜必须把旱地改为水浇地,再进一步细加工改为菜田。这就需要投入相当可观的资金和劳动力,这是个体小农经济,尤其是贫、下中农所无法办到的。

农业生产合作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当时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势在哪里?

地尽其利

农民在单干时,土地少、经营规模小,传统习惯是“吃啥种啥”,很难做到因地制宜地种植各种作物。成立合作社以后,由于实行土地入社、统一经营、统一安排种植计划,人们可以根据土质情况,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所以能够做到地尽其利,发挥土地增产潜力。

梁贵农业生产合作社,23户农民在单干时,家家户户以种谷子、玉米为主,成立合作社后,把一部分沙土地改种花生和白薯,其余土地则因地制宜地安排了玉米、谷子、高粱等粮食作物,第一年就取得了全面增产,比1951年增产48.7%。

社员收入普遍增加,对入社的军烈属也照顾得很好。一位志愿军的祖母、70多岁的梅老太太,把土地入社后,由社里“包耕包产”,秋后她一人分得2300多斤玉米,还添置了新衣服、新被褥。

人尽其才

在旧社会,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种菜技术一般不外传。成立合作社以后,社员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大家经常交流技术经验,有些老农民把“绝招”也拿出来了。

殷维臣农业生产合作社通过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各尽所能,对土豆和大白菜从播种到收获,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操作规程,当年社里取得了丰收,并创造了全市的高产纪录。

由于他们的产量超出当时郊区这两种作物一般产量一倍至两倍左右,所以第二年就由政府推广到其他菜区。

物尽其用

农民在单干时,一家一户的物力财力有限,有些农民即使添置一些生产设备,但由于其生产规模的限制,也不可能充分得到利用。比如有的农户打一眼井,本来可浇地30亩,而他只有十几亩耕地,这眼井的灌溉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做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

黄土岗村在1952年秋后进行了评比验收,看合作社和单干户谁的大白菜长得好。单干户殷富和是全村种菜的好手,便由他牵头评比。于是挑了他一块最好的地,经过丈量土地和过秤,平均亩产7500公斤大白菜;殷维臣合作社挑选一块中上等的地,平均亩产8500多公斤,最好的亩产达到9000公斤。殷富和在事实面前,才点头服气了。

统一使用资金,经济实力强大

单干农民在扩大生产时,往往遇到资金不足的困难,即使是比较富裕的农民,要想单独兴建几间温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可是组织起来以后,尤其是成立合作社以后,由于统一使用资金,经济力量强大,便有可能加快生产的发展速度。

黄土岗殷维臣合作社建社前的8户农民没有一间温室,而在建社的第一年秋后,就筹集资金兴建了27间温室、进行冬季的细菜生产,这是单干时所不可想象的。

有了初步的分工分业,从事多种经菅

农民在单干时,由于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条件简陋,所以一般的只能从事种植业和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业;而在成立合作社以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劳动效率的提高,便出现了分工分业。

开始时由大田组中分出蔬菜组,继而从种植业中分出饲养业和副业。一些有条件的合作社还办起粉坊、豆腐坊和猪场。

八角村梁贵合作社发挥他们的地理优势,专门成立了副业组,常年刨干土、挖沙子,用副业收入添置生产设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过去到了蔬菜上市旺季,每家每户至少需要一人上市卖菜,即使摘一百斤西红柿也要一人送到市上去卖,可是越是到农忙时,田间管理和采摘蔬菜的活茬越多,人力明显不足;成立合作社后,由于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即使一天采摘二千斤蔬菜,有一人赶着一辆大车也能上市了。

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菜区互助组中的一大难题,即集体劳动和个体经营之间的矛盾,从而为菜区农民探索出一条发展生产、共同致富的道路。

京郊农村第一年试办的1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取得了增产增收效果。根据10个社年终决算的统计,平均比上一年增产42%;103户社员的收入,平均比上一年增加51.8%。

时至今日,最初的10个合作社中的大多数村庄都已经随着城镇化进程而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却已在农村扎根、开花,合作社办得越来越红火,据统计,截至2020年8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超过220万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0273家、农民合作社成员6682.8万个,合作社已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资料来源:《京郊试办第一批农业生产合作社》

祝遵璜《北京党史》1990年05期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