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境外机构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试点业务率先落地朝阳

2021年05月28日11:07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近日,朝阳区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国际贸易中心支行、农业银行朝阳支行率先开展全国首批境外机构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试点业务,标志着又一项“两区”建设金融试点业务率先落地朝阳。

近期出台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允许注册且营业场所在自贸试验区内的银行按规定为境外机构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在朝阳区金融办积极推动下,境外企业前普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和京达实业(香港)有限公司办理了远期结汇等业务,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政策充分考虑了境外机构需求,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为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提供了渠道,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升经济效益。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政策有助于境内外汇衍生产品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更好地满足企业汇率避险需求,丰富了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的功能,增强了北京自贸试验区跨境金融活力,提升北京地区金融服务国际化水平。

“朝阳区外向型经济突出,涉外企业众多,驻区企业涉外贸易和跨境金融特征明显,对于套保避险的外汇衍生品业务需求量大。此次试点政策大大提高了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资金使用效率。”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离岸金融市场吸收了全球60%以上的资金,试点政策的落地将助推区内金融机构进一步服务境外企业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同时,这标志着朝阳区金融领域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金融服务功能更加全面,金融机构服务企业类型更加广泛。

“两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朝阳区金融业各项指标均实现快速稳健增长。一季度,朝阳区金融业税收稳健增长,金融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2%。朝阳区金融办围绕扩大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强化金融服务实体、增强国际金融服务功能等方面,多次组织辖区内企业、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研讨,探寻金融试点创新路径,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辖区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两区”建设金融创新业务试点。先后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等十余项试点政策落地并推广。尤其是外贸企业关心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政策红利,在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的主导和推动下,逐一在朝阳区落地。全市首家外商独资S基金,全市首家个人征信公司等二十余个重点项目相继落地。

朝阳区将继续发挥“两区”建设对区域金融改革开放发展的战略带动作用,打造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

“我们将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站在全球视野,瞄准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总部,加强项目挖掘储备,落实政策清单、空间资源清单和企业清单,积极研究争取含金量高的政策先行先试。同时,升级自贸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数字资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多角度打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场景。”朝阳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朝阳区还将从扩大金融领域开放、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等多维度全面推进金融试点政策。在扩大金融领域开放方面,积极承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任务,发挥朝阳区驻区跨国公司、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众多的优势,积极争取监管部门支持,重点推进科创企业外债便利化、跨境资金池、投融资便利化、人民币结算便利化等惠及面广、贡献度大的试点政策。在促进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加快建设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探索围绕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实现突破,强化区域金融风险监测和防控能力。在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方面,加强数字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利用金融行业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企业快速授信、风控反欺诈等系统建设,探索在区块链技术融资应用方向深入发展。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