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3个竞赛场馆无障碍设施完工

最佳观赛坐席留给残障人群

2021年05月15日16:41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最佳观赛坐席留给残障人群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残障人士参与冬奥会的前提。距离北京冬残奥会这一全球最大规模的冬季综合性残疾人体育盛会还剩不到300天的时间,与场馆配套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如何?今天,记者在第31个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进行了实地探访。

  国家体育馆无障碍观赛平台

  ■竞赛场馆

  无障碍设施建设实现完工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北京及延庆赛区共涉及3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游泳中心及国家体育馆,分别举办残奥高山滑雪、轮椅冰壶和冰橇冰球赛事。目前,所有竞赛场馆无障碍设施建设实现完工。

  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作为北京夏奥会场馆的再利用,其无障碍设施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同时,两个场馆均将最佳观赛坐席留给了残障人群。

  国家游泳中心的看台无障碍坐席及卫生间均比原来增加了一倍。记者现场看到,卫生间全部采用电动门,宽幅1米,还有语音播报,镜子采用了倾斜角度设计,方便轮椅运动员使用。对于通道处突出的台阶踏步均增加了圆弧护角,残疾人通行时不易磕碰。

  国家体育馆则对所有客梯均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场馆内没有一处门槛,残障人士可从各个入口直达比赛场地及看台。馆内此次还增加了36个无障碍看台,将看台做成类似阳台的样子,分散在各个场馆的入口处,让残障观众距离冰球比赛场地更近。此外,残奥会时,在运动员更衣室至比赛场地,全部铺上仿真冰板,并降低坡道的坡度,运动员可以从更衣室滑入比赛场地,解决了运动员因场地所限,需要进入赛场后更换冰橇的不便。

  位于小海陀峰南麓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落差900余米,设计时就采取了依山就势、顺应地形等高线的“板片形式”布局,将自然起伏的山地地形转化成四组水平布置的平台,平台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无障碍电梯、道路系统连接,冬残奥会期间还有无障碍班车穿梭其间。

  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坤介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建设无障碍卫生间18个、无障碍电梯19个,索道11条,其中轿厢式缆车可供轮椅使用,轿椅式缆车满足下肢残疾运动员带滑雪器使用,并建设了专供冬残奥会使用的拖牵索道。

  ■居住环境

  无障碍设施体系便捷规范

  作为运动员居住的北京冬奥村和延庆冬奥村,则按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要求,除保障比赛期间运动员、官员等各类人群使用之外,还建成了规范、系统的无障碍设施体系。

  延庆冬奥村由一个公共组团和6个居住组团组成,赛时,一、二组团和公共组团将为残奥会提供服务,共提供约683张床位,其中包括158张轮椅床位。公共组团设有假肢和轮椅维修服务中心。记者探访发现,一、二组团房间内,无论是轮椅通行宽度,还是其回转半径都给予了足够的空间,卫生间内各种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地面更是使用了防滑地砖,保证残疾人运动员在房间内能够行动自如。

  北京冬奥村冬残奥会时,可提供运动员及随队官员1040张床位,所有的房间均设置在低层。室内家具的位置方便乘轮椅运动员使用;扶手、开关等高度和样式方便一个手指操作无需抓握。赛时还将开发无障碍智慧服务平台,残奥运动员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查看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并进行预约。客房内,还可通过手机APP或智能控制面板实现对灯具、空调、窗帘的控制。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奥运遗产,极大促进了城市无障碍环境水平的提升。北京2022年也将着力打造无障碍的冬奥会。”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丁建明透露,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转换期间除少量标识及特殊要求的设施外,其他设施均不需要进行转换,尽量减少转换期的工作量。本报记者 任珊 潘之望 摄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