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北京扶贫支援工作者群像

2021年03月15日06:55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山海情——北京扶贫支援工作者群像

  他是教师,支教和田6载余,意外骨折仍拄着双拐坚持授课,把和田地区教育学院320多名师生先后送到北京深造;

  她是医生,浇灌医疗领域的“荒漠”,让年轻医生在自己身上扎针练手,为昆玉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是“奶牛专家”,整日泡在高原牧场,解决给牦牛称重、打预防针等难题,风吹日晒,“90后”的小伙儿变得像“70后”……

  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地方,却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北京扶贫支援工作者。他们的身上,有着撼动山海的坚持与勇气,是现实中的山海情。

  数载扶贫路,一生老乡情。他们践行首善精神,勇担百姓重托,用心用力用真情,扶贫扶志扶信心。他们将扶贫支援精神融入血液,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印刻在骨子里,将扶贫地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对口支援当成一辈子的事业。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

  头发白了,肤色黑了,嗓门儿大了,血压高了……真正走上脱贫攻坚的战场,扶贫支援工作者都要面临身体、心理、环境、工作、家庭五大考验。

  北京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王猛工作的当雄县,距离拉萨市区17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300米,是拉萨海拔最高、氧气含量最少、位置最偏、条件最艰苦的区县。当过12年兵的王猛没有想到,初到当雄,走路竟然基本靠“挪”,动作稍大点儿就喘不上气来。

  头晕、头疼、心悸、恶心、呕吐、失眠……各种高原反应接踵而来。当雄区域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路况不好,一天下来走访不了几个地方。一次下乡遭遇车祸,王猛胸口受了伤,坐卧行走都受影响,但他依旧咬牙坚持走访。

  援藏三年,他走遍了当雄所有的乡镇、村组、学校,走访了大量的牧民群众,为当雄引进天然饮用水、牦牛肉等20多个产业援藏项目,在这个连青稞都种不了的地方栽下了“摇钱树”。2018年7月,当雄县通过国家脱贫摘帽考核验收,王猛的头发也白了一半。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从远方来客,到被认成老乡、当地人,扶贫“战士”迅速完成身份转换,同当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

  初到拉萨市当雄县郭庆村,援藏干部陈立文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几乎拜访了所有养牛的牧民。因在调研中皮肤被晒得黝黑,不少人把他这个“90后”认成了“70后”。

  陈立文发现,对牧民们来说,靠人工给牦牛肉牛称重是个又累又麻烦的事儿,大家干脆一买一卖才称,忽略了牛的成长管理。这位“奶牛专家”为高原牦牛设计了多功能通道式育种秤,不仅可以测量牛的体重、体脂,还可以为牛打预防针,省去人工生拉硬拽的麻烦和危险。现如今,当地已有不少牧场用上了育种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陈立文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给当雄县留下一项专利。

  年过五旬的平谷桃农李广富,响应结对帮扶,跑到新疆和田洛浦县种桃。李广富与北京农科院、平谷区果品办专家亲自带领农户研究、实验,逐步摸索出一套“盐碱地种植法”。

  夏天,和田地区中午高温暴晒,导致盐碱量迅速上升。李广富带领工人加班加点,加快土质改良。当地村民阿尔孜古丽·麦提库尔班说:“在挖排碱沟的时候,他们白天黑夜不休息,太辛苦了。李总现在晒得黑黝黝的,跟我们农民没啥区别。”

  曾有人这样总结,北京的扶贫支援干部主要面临五大挑战:一是家庭的挑战,他们年富力强,上有老、下有小,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二是身体的挑战,援派地方条件艰苦,要么缺氧低压,要么风沙弥漫,要么常年严寒,需要克服身体不适,甚至随时面临的危险;三是心理的挑战,他们远离亲人,孤单寂寞,忍受长时间和亲人分离的痛苦;四是环境的挑战,离开原来的工作生活环境,尽快融入陌生的新环境,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带来挑战;五是工作的挑战,脱贫攻坚任务很重,要求很严、责任很大,工作要求要精准、扎实、细致,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这些困难,被他们一一克服。在扶贫支援地,他们当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一步一个脚印,带着老乡们走出贫困。

  大爱无言,点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大爱无言,温暖人间。对于贫困地区看不上病的老乡、偏远地区的学生……北京扶贫支援工作者们用爱心点燃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是一座在戈壁滩上诞生的年轻城市。2018年,北京投资7500万元援建的昆玉市人民医院正式投入运营。

  来到昆玉市人民医院之前,53岁的王红宇对当地缺乏医疗人才的情况有一些心理准备。但来了才发现,科室新来的3名医生毕业都不到一年,实践经验很少。来了病人,她们都不敢下针。

  “别怕,在我身上扎针,这样我才能发现你们的问题。”在王红宇的鼓励下,年轻医生战战兢兢地在师傅身上练习扎针。“轻了,下手再重点!”“这针扎得准!”体会着不同的针感,王红宇同步指导,3位年轻人迅速成长。“只有让本地的年轻医生学会了,才能真正把技术留下来。”把针灸技术留在当地,是王红宇最大的心愿。

  挂职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的任轶,带队开展健康精准扶贫“爱膝行”,至今已经救助15位患者,争取救助资金100余万元。41岁的德吉9年前出现了关节疼痛症状,由于没能及时治疗,病情恶化坐上了轮椅,吃、穿、上厕所都需要丈夫帮助。“成了一个没用的病人。”德吉回忆起来有些伤心。在“爱膝行”帮助下,她术后第三天就成功下地,而且手术没花一分钱。德吉现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牵着孩子的手在家门口散步。

  在青海玉树,北京援青教师郭仲强一年就写出一部130多页的英语教材。这本教材,有一半篇幅是他吸着氧写出来的。

  在玉树,郭仲强发现不少孩子直到高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学校也没有固定教材,全靠老师零散地教一些语法。担任副校长的他决定为孩子们编一本教材。

  郭仲强放弃了节假日,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编写教材上。在高原,郭仲强的血氧值一直没有达标,高原反应半夜两三点钟睡不着觉,他就翻身起来再写上一会儿;一次打水意外闪伤了腰,每坐半小时就得躺下休息一会儿,但为了赶教材,他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

  2020年4月初,8万多字的教材终于完成了。这部饱含着心血的教材,可以让学生两年内从英语零基础达到高二水平。“好好学英语,将来走出高原,看见更大的世界。”援青结束离开玉树时,郭仲强这样勉励学生。

  在新疆和田,康柏利白天授课,晚上义务为学生补课,自掏腰包购买汽车零部件用于教学实践,即使意外骨折仍然拄着双拐坚持授课。在他的协调下,和田地区教育学院320多名师生先后到北京学习深造。

  大爱无言。为了让广大贫困群众生活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北京的扶贫支援工作者将赤诚之爱撒播到希望的田野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手机里的爸爸”,舍小家为大家

  “我是孩子‘手机里的爸爸’。”杨旭常这样自嘲。他是北京市第五批援助内蒙古的干部,2019年4月到通辽市担任扶贫办副主任。当时,孩子还不到10个月。作为父亲,杨旭错过了孩子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重要阶段,只能抽空用微信视频,隔着屏幕逗一逗女儿。

  “爸爸在哪里呀?”有一次假期回到北京的家中,家人问女儿。将近两岁的孩子习惯性地指了指手机。在孩子的记忆里,爸爸只出现在手机里。杨旭心酸极了。

  也因为女儿的原因,杨旭对扶贫受援地的孩子们格外关注。当得知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中心小学因教学设备短缺,部分在嘎查(村)教学点的孩子学习存在困难,杨旭和同事们冒雪驱车去一线调研。26公里的乡村路,足足开了近两个小时。“看到孩子们顺利开学,我对女儿的亏欠好像也能得到一点儿补偿。”杨旭说。

  内蒙古的冬天寒冷而且漫长,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在奈曼旗,北京援派教师蒋京春每天骑行20多公里,往返工作单位和宿舍。2020年10月,蒋京春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妻子出了车祸,脚骨折了,家中无人照顾。蒋京春回到家中,仅过了两天就不得不跟爱人告别,“请护工吧。当地的孩子和老师还在等着我。”看着目送自己的妻子,蒋京春满脸泪水:“我一定把当地的教学质量搞上去,不干出点儿名堂我都对不起你。”

  初到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的一个月,挂职当地扶贫办副主任的杨甲民每天行程四五百公里,下乡走访牧户、考察项目。回到北京对接工作,常常是当天去第二天回,甚至是当天往返。由于行程排得很满,他甚至没时间“顺路”回家看看爱人和孩子。“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同事们调侃杨甲民常用的一句话。

  不是他们不能回家,而是所有扶贫支援工作者都对时间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在家庭中,他们是爸爸、妈妈、女儿、儿子;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们只有一个名字——“战士”,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乡过上幸福生活,是他们热切要攻下的山头。

  支援“第二故乡”,一辈子的事业

  扶贫支援,就像一根无形的接力棒。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成为一份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

  第四批北京援青医疗队领队郭勇到玉树时,发现早在1971年,北京鼓楼医院曾搬迁至玉树开展医疗帮扶。当年78位医护人员带着X光机、全套万能手术床、妇产科手术器械等设备走进了玉树州人民医院。郭勇特地去拜访了退休护士吴咏昀。当年,她的丈夫和孩子陪着她来到了这片广袤原始的土地,一待就是22年,藏族学生达松学医生涯中的第一针,就是在她身上练的。接过先辈的接力棒,郭勇走遍了玉树一市五县及多个乡镇,建设医联体,带教乡村医生,帮治多个县医院达到二甲水平……郭勇还有一个“三清零”的目标——先心病儿童患者“清零”、包虫病患者“清零”、临床岗位非执业医师“清零”。

  闫新疆是一名“援二代”。他的父亲是一位军人,也是一名援疆干部,1976年被派往新疆,一待就是十几年。边陲遥远,无暇返乡看望初生的婴儿,只能用一个特别的名字——新疆,来记录那段光辉岁月,也寄予儿子深厚的家国情怀。

  从小听着父亲援疆故事长大,闫新疆深受影响。2019年4月,闫新疆放弃原单位重要岗位,毅然决定去内蒙古挂职。当时,两个女儿一个两岁、一个六岁,父亲因脑溢血后遗症还在住院。“去吧!一定要扑下身子好好干,带着感情去扶贫。”病床前,父亲嘱咐闫新疆。

  闫新疆踏遍了赤峰8个贫困旗县。冬天滴水成冰,春秋常刮白毛风,都没能阻挡他的脚步。靠他的品牌宣传经验,当地笤帚苗项目登上央视新闻,销量同比翻了三倍。

  乡亲们对闫新疆有了感情,都开玩笑似的对他说:“新疆,应该给闺女重新起个名,就叫闫赤峰吧,永远记住我们这个地方。”

  事实上,对于北京扶贫支援工作者来说,早已将援助地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援青工作结束回京后,左新文仍然对玉树牵肠挂肚。玉树的任何一个小变化,都让这个曾经为她奋斗了3年的援青干部感到振奋和欣喜。回京后,左新文完成了近30万字的两份研究报告,为玉树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援蒙工作结束后,回到北京的戚学政不忘当地术后病人,定期随访、亲自指导他们后期康复功能锻炼,实行网络会诊指导当地医院工作。

  数载扶贫路,一生老乡情。“支援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业。不管身在何处都要一直做下去。”先后赴内蒙古翁牛特旗、奈曼旗,四川大凉山支教的蒋京春说。

  电视剧《山海情》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群人,带领群众在贫瘠的戈壁滩上造出繁华的城镇。这样的变化堪称奇迹,中国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来自于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先后选派干部人才近8000人次,助力73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2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广大援派干部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书写了现实中的山海情。

(责编:池梦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