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聚焦数字经济建言献策

聚焦普惠增长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2021年03月10日15:59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聚焦普惠增长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2020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达到38%,居全国前列。2021年北京市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坚持以数字经济为先导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

  数字经济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新动能,全国两会上众多政协委员纷纷聚焦数字经济建言献策。

  司马红委员

  鼓励企业创新应用数字技术降低服务成本

  “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要聚焦普惠增长,明确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民建北京市委主委司马红建议,鼓励企业创新应用数字技术降低服务成本,进一步提升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数字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

  司马红说,应该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和能力建设,促进公共设施服务无障碍使用,适时开放居民社区试点,探索打造“数字社区”,乐享数字生活。同时鼓励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等围绕社会民生重点问题,以“实用、能用、好用、爱用”为原则,助力政府推出定制化社会服务;在制度与法治建设、税收和政府服务改革等领域充分利用“监管沙盒”等新方式推动重点项目先行先试落地见效;打通北京市各部门数据孤岛,为完善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皮剑龙委员

  用法治保障数字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关注的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

  “数字经济时代下,市场竞争的本质并没有被改变,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商家更容易形成垄断优势,大型数字经济平台可能滥用其支配地位或相对优势地位,侵犯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皮剑龙说,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家远程办公平台之间的限制竞争问题就引发了社会普遍关注。

  皮剑龙建议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我国数字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法》的核心立法目的应该是解决生产关系滞后导致的生产力发展受限问题,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打破制约数字化生产力发展和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建设的政策障碍和体制瓶颈,最终实现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要确立监管主体、激励制度、责任制度,以法治为工具规范各类数字科技的创新开发和应用。还要解决数据采集、储存、分析、使用、流通、交易、分享等行为的法律属性及定位,定义数字经济体制下新的法律关系主体,例如数字经济平台,定义数据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和法律客体,围绕数据所有权、数据使用权、数据流转权等内容制定规则,形成权属清晰灵活反应、兼容与可持续的规则。

  严望佳委员

  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安全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依托人工智能应用将会充分展现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全国政协委员、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严望佳建议,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安全,促进数字经济稳步前行。

  严望佳说,人工智能应用面临的安全问题是多样的,比如与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很多人工智能应用往往直接套用现有模型,算法是不透明的“黑盒子”,很可能潜藏未知的安全隐患。人工智能应用软硬件供应链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开发的一系列软硬件供应链,每一环节都可能产生安全问题,还有逐渐显现的人工智能应用伦理安全问题,比如“大数据杀熟”、算法偏见、决策错误引发损失时的责任认定等。

  严望佳建议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在不泄露隐私与敏感信息的前提下保留数据价值并支持人工智能应用构建所需的高效计算。要强化人工智能应用的透明性要求,尤其在涉及社会、人身安全的关键领域应避免“黑盒”应用,应制定相关法律及标准规范明确各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透明性要求与衡量指标等。还要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供应链安全评估,强化自主可控要求,避免被“卡脖子”。

  唐俊杰委员

  助力农产品流通行业“拥抱”数字化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呼吁助力农产品流通行业“拥抱”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并支撑经济社会高效稳定运行。

  目前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和基地直采等新型模式不断稀释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市场份额,跨界竞争变成一种常态。唐俊杰说,农产品流通行业也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智慧物流、安全追溯和数字营销等方面。但是农产品流通行业也存在数字化转型能力不够造成“不会转”、数字化改造成本偏高导致“不敢转”、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致使“不善转”等问题。

  唐俊杰说,数字化转型从软硬件购买到系统运行维护,从设备更新换代到人力资源培训,都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许多农产品流通行业企业难以依靠自身实现数字化转型。

  唐俊杰建议优化发展环境,出台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与现代物流发展的融合创新。要统筹建立覆盖全行业的数据标准,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在各环节的应用。“要推进农产品流通服务关键环节的改造,用数据贯通种、养、存、加、销、研等各个环节,从全社会的角度真正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本报记者 孙颖 张骜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