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集粹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3月7日,由四大城市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红星新闻、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策划的“‘城’势而上——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线上论坛”举行。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就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未来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等话题分享了看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将成为双循环经济新格局的主要动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论坛上介绍,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将成为双循环经济新格局的主要动力。
魏建国表示,当前的全球经济竞争不是城市之间的单个竞争,而是城市群对城市群的竞争。我们国家一级确定了国家级别的城市群有19,分三个等次。第一类是趋于成熟和比较成熟的,比如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但要把它真正严格定位成城市群,还有一定距离。第二类是经过下一步努力能形成国际样本城市群,比如京津冀。第三类是基本趋向于城市群发展、不太成熟的城市群发展。
魏建国认为,现在是提出城市群的最好时机,可以借鉴世界上城市群的优势和教训,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创造出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在19个城市群里,魏建国主张像“双黄蛋”似的经济圈城市群。他认为,“双黄蛋”的力道大,在整个经济发展汇总不仅能够抵抗外来的力量,在内部也能互相借鉴和补充促进。
但是,要克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种情况,一是避免同质化竞争;二是避免城市的发展疲劳症,发展疲劳症主要是创新没有跟上;三是避免城市的老化。要把城市中心留给创新和年轻人,让城市创新发展得到新提高。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
如今的城市化应考虑“负面清单”概念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主论坛中发言分析,我国的城市化在不同阶段的内容不尽相同。就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而言,过去是从农村进入城市,最近几年这个趋势不明显了,大部分是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
例如,中西部、东北部城市人口更多地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聚集。通俗地讲,一线城市对于年轻人而言意味着可以赚到更多钱。但这些年,因此带来的一线城市房价高、拥堵等“大城市病”问题愈发突出。除此之外,在大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的居住等配套问题同样亟待解决。
他认为,在这个背景下,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在周围一小时车程范围内打造一批相对小规模的城市形成都市圈、城市群的概念,在空间上扩大后,上述污染、住房问题等就会得到一定解决。
除此之外,刘世锦针对都市圈、城市群的作用还提到,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约为60%,仍有15%-20%的提升空间。但是目前大城市趋近饱和,那么农村人口进城,核心城市周边的小城市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几大都市圈对中国继续提升城镇化率提供了更大空间。
他在发言中还提到一个观点,认为此前中国的城镇化多采用“正面清单”,即什么人才能进城。而如今,应该相反采用“负面清单”,即哪些人不能进城,或者说哪些城市要限制人口流入,“负面清单”之外的不再做限制。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
北方要向南方学习解放思想尤为重要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发言中提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改革、制度创新是关键一招。就打造都市圈、城市群而言,定制性制度创新同样是应该抓住的龙头,同时要用长远的发展眼光来考量。“中央带了一个好头,‘十四五’规划虽然是一个五年规划,但是却和2035年远景目标放在一起考量。”
发言中,他对于目前中国几个区域进行了点评,他在评价中尤其重视官本位思想的摒除和商业文化的培养。贾康评价称,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值得肯定。其中,深圳近些年的发展可圈可点。但是调研中,一些市场主体也表达出来一些担忧,即深圳最近一两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开始出现形式主义的官场文化苗头,闻者足戒。
针对长三角,贾康同样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有望进一步打造一个强势增长极。但就上海而言,其发展也有遗憾。“此前,人人都爱上海货的局面不复存在。”就环渤海的北方区域,贾康评价称,近几年北方在发展方面和南方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加大。他直言不讳称,天津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城市,之所以没能在地区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有所下滑,原因就在定制化的创新方案水平不够高。他总结称,北方向南方学习过程中解放思想很重要。他特别提到雄安新区,认为处理好目前短期压力至关重要,处理得好可以转变为中长期的发展动力。
对于成渝经济圈区域,他同样认为近些年的发展可圈可点,尤其在不动产领域、住房制度方面的创新。但同时他也提到,成都这个核心城市的管理环境、氛围,和珠三角地区商业化思维形成很大差异,官本位思想更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
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会加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好的科研转化资源和能力,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互补,市场协同方面会更高效,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建设会加速。
王福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多方面的合作都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科创合作将是重要方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创能力将显著提升,将有力支撑创新驱动战略,有力支撑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市场协同方面会更高效,研发、技术研究方面港澳有优势,内地在加工制造等方面有优势。可以通过设置产业飞地、居住飞地的模式打开发展空间,让更多人来内地发展和居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
用绿色低碳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表示,未来城市发展将不能再走土地财政、房地产以来的老路,必须先通过绿色低碳来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
李晓江认为,现在城市里高楼林立,到处是高层、超高层建筑,不仅带来了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同时也降低了普通人的生活品质,甚至一定程度恶化了人居环境。这背后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房地产依赖导致的资源错配问题,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失衡。
他提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楼宇高度的降低,更重要的是“改变城市发展模式,规避城市发展主要靠土地收入导致对房地产的依赖”。
李晓江认为,以往公园是城市的点缀,而公园城市发展模式,是将过去在城市里建公园转变为把城市建在公园里。这就需要生产空间适度减少,生活空间要适度增加,生态空间要大量增加。只有实现“三生空间”的合理配置,才能进而真正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美好生活的发展目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都市圈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起关键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论坛上介绍,都市圈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能起关键性作用。
王一鸣称,都市圈是指以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一小时通勤圈为辐射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一个都市圈,首先要有比较强大的辐射中心,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心城市。第二,要有足够的福利空间,周边区域有足够的福利范围。第三,有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有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第四,要有比较密切的经济联系,有比较深入的产业分工。第五,城市化程度比较高。
目前,各个中心城市都想推动都市圈的发展,但有些城市可能还不完全具备条件。各个地区条件不完全一样,产业形式等情况也不同。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都市圈有差异性,我们需要强化它们的差异性,而不是强化它的趋同性。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去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都市圈发展模式。
王一鸣认为,都市圈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能起关键性作用。我国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的研究都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都市圈。未来要解决卡脖子问题,要从源头做起,从基础研究做起,从原始创新做起,从底层技术做起。
现在国家正在规划建设一批大科学工程,进一步打造成国家的综合科学中心。这就决定了大都市圈在未来国家科技创新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
区域发展和竞争要注重人均意义平衡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要讲究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和协作。他认为未来区域经济在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之间、东西部之间、南北之间,都将走一条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路,人口向城市群集中的同时,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趋于均等化。陆铭认为,相比于总量,要更加注重包括收入、生活水平在内的人均意义上的平衡。
陆铭介绍,中国目前城市群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还包括位于西部的成都和重庆双城经济圈,堪称国家级的城市群,未来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第二是郑州、武汉等城市群,第三是不被这几个城市群覆盖的区域。每个城市群有各自的特点和带动区域发展的地位。
在城市群引领的区域发展态势中,经济和人口更加向城市群集中,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会怎么样?陆铭表示,现代经济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聚发展,经济和人口就是集中在少数地区。一定要把平衡的概念从传统的均匀意义上理解的平衡,转化为人均意义上的平衡,要更加关注人均意义上的差距,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等。他认为,未来可能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区域经济在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之间、东西部之间、南北之间,都走一条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路。人口向城市群集中,在这个过程中,人均收入和生活趋于均等化。
对于“一城独大”现象,陆铭表示,中西部绝大多数省份都会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格局,不同城市之间要更多追求城市群内部在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均等化。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杨继瑞
打破成渝一亩三分地思维 唱好双城记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杨继瑞表示,成渝地区经济圈要唱好双城记,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为经济区和行政区的适度分离,提供全国性的示范。
杨继瑞表示,过去川渝是一家,在成渝经济圈的建设过程中如何能够按照经济区和行政区的适度分离,提供全国性的示范,是对成渝地区提出的大考。他认为,在这方面成渝地区应该比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更有优势,双方前期做了积极探索,成都东进,重庆西扩。双方一定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能够按照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来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真正按照经济区的格局来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
城市应该构建防灾生活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表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财富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向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城市群集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优越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的可能性,因而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减灾防灾的底线思维。
万艳华建议,除了服务便利的生活圈,城市还应该构建防灾生活圈。把城市按照一定的人口密度、生活空间,分别建立一些小圈层,在这个圈层外面为绿带、公园、绿地或者其他的空地。当灾害发生时,这些空地、绿地就变成了应急避难、紧急疏散场地。同时,还要在防灾生活圈内配备应急棚、抗灾设防标准较高的避难建筑,并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学校等抗震防火防洪标准较高的公共设施予以临时使用,发生灾害周边居民可以快速撤离和避难。
万艳华指出,有了防灾生活圈,一旦地震、火灾、洪灾等发生时,大家就有充分的空间去疏散,有地方避难,也有条件生活。从另一个角度看,防灾生活圈之间是绿带、河流或者其他的空间隔离,相当于本身就有硬隔离了,其他防灾生活圈不受影响,有利于管控和防止灾害大规模传播。
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李岩 张夕 程婕
本版统筹/刘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