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薇)《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6月1日正式实施。5月31日,海淀区田村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启动《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月活动,发布《田村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文明行动》和《新田村·文明公约》。田村路街道所辖的24个社区、8万余名居民将践行文明,携手同行!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十大文明行动”紧紧围绕《条例》开展,包含公共卫生、公筷公勺、秩序维护、网络文明、护医爱医等十个方面的。例如:积极践行公筷公勺行动,号召居民传播“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的卫生健康理念;积极践行秩序维护行动,号召居民举止得体,文明礼让,不大声喧哗,在公共场合控制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音量;积极践行文明交通行动,号召居民不闯红灯,相互礼让,主动让座,共同爱护共享自行车等,这些文明行动都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好操作,更容易落地。
《新田村·文明公约》也很接地气,“文明田村,共筑有我。卫生整洁,烟痰禁吐。公筷公盘,分餐行动。垃圾分类,人人记住……”从居民角度发出了建设文明、活力、宜居、平安新田村的号召。
田村路居民、百姓宣讲员赵秀富告诉北青报记者,对于十大文明行动和文明公约,居民们的心气儿都很高,目前,田村路街道玉海园二里社区33栋居民楼的微信群里都发布了十大文明行动和文明公约。居民们都说文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家要一起携手同行。“我们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带动年轻人、小朋友一起养成文明习惯。”
活动当天,海淀区文明志愿者协会会长、北京榜样、时代楷模张佳鑫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和居民们分享文明的身边事。“我在2011年读书的时候发起了助老公益项目‘夕阳再晨’,帮助老人们走进信息化社会,目前,这个项目已经从北京邮电大学一所学校发展到全国16个省份,服务了百万老年人,这个小小的公益服务举动背后源自的就是人们内心对于文明的追求。”张佳鑫说。
活动现场,志愿家庭代表一起共绘文明卷轴,孩子们用画笔绘出心中的文明行为,各种垃圾分类趣味体验游戏,在寓教于乐中为居民们普及着垃圾分类知识,不少志愿者也争相在拍照打卡点位拍照打卡,支持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