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工程开工率已达93%

2020年05月28日15:34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冬奥工程 开工率已达93%

  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左图为2019年12月,2019沸雪北京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在首钢滑雪大跳台“水晶鞋”举行;右图为今年5月,从内部看场馆顶部犹如“天幕”的“冰丝带”。本报记者 刘平 潘之望 摄

  2022年北京冬奥会越来越近。现在,北京成千上万名冬奥建设者正奋斗在项目一线。

  “冬奥筹办工作是北京市要着力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按计划、高标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市重大项目办新闻发言人张金丛介绍,根据北京冬奥会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总体建设计划,由北京市负责组织建设的总计57项,截至目前,共有53项冬奥工程开工建设,总体开工率93%。按照计划,截至今年年底,累计将有51项冬奥工程完工,届时,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全部新建比赛场馆都将完工。

  【讲述】

  延庆赛区全部场馆年底完工

  往北五环林萃桥东南方向远眺,可望见一个马鞍形屋面建筑,这便是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过去一年,国家速滑馆先后完成编织索网“天幕”、曲面幕墙整体亮相、屋面单元板块安装就位、封顶封围……“两年前我来这个项目时,这儿刚开完槽,还是个大坑。”站在年内即将完工的场馆前,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绍辉想起建设者们的日夜奋战,感慨万千。

  在延庆赛区,同样有一批冬奥建设者忙碌着。“去年这一年是项目最关键的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量的七八成。”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长洲说。据悉,延庆赛区全部场馆今年年底都将完工。

  日夜奋战 为“冰丝带”编织“天幕”

  “悬挂22根‘冰丝带’的曲面幕墙;最大跨度正交双向单层马鞍形索网屋面;创下亚洲之最的1.2万平方米全冰面设计……”两年前,张绍辉只能和同事对着图纸想象“丝带飞舞”的样子。如今,他站在“冰丝带”里,就可以看到宛如“天幕”的场馆顶部。

  国家速滑馆的屋面为大跨度马鞍形结构,生根于数千吨的环桁架之上。为了节省工期,屋面环桁架实行滑移安装、平行施工。这在全国项目建设中并不多见。国家速滑馆公司与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经过多次模拟、演练,最终决定将南北两侧约3000吨环桁架先吊装就位,然后东西方向的环桁架滑移与之“汇合”。环桁架下的液压千斤顶仿佛机器人一样,带动数千吨的钢铁巨龙平行推移,再与吊装区的环桁架合为一体。精确的计算、精心的施工组织,最终确保了环桁架滑移的万无一失。

  紧接着,他们迎来了新的挑战——挂索网,这又是工程的关键一环。“索网结构好比一个网球拍,也是建筑的‘骨架’。”张绍辉介绍,这个“骨架”的安装也绝非易事。“稳定索的张拉力大,同步性要求高。每步张拉完成后都要进行距离、张拉力值等数据采集,分析安全可靠后再进行下一步张拉。”张绍辉介绍,1000多个“网眼”都要经过精确的三维扫描,在保证对称的同时要确保留有缝隙,1080块各不一样的屋面板要分厘不差地和索网组装在一起。

  过去一年,国家速滑馆先后完成编织索网“天幕”、曲面幕墙整体亮相、屋面单元板块安装就位、封顶封围,接下来还将进行场馆内的精装修和体育工艺等施工。看着“冰丝带”离当年图纸上的样子越来越近,张绍辉对于冬奥的期待又近了一步。

  人挑肩扛 将几十斤的物资驮上山

  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有9条索道,全长9.5公里。去年年底,测试赛需要使用的3条索道及2条拖牵投入使用。李长洲清楚,索道的背后,建设者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工程量大,工期紧,安全系数要求高。因此,设计、安装、调试、试运行,李长洲和项目团队都小心翼翼。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去年年底,测试赛所涉及的索道系统一次性通过验收,李长洲和项目团队也松了一口气。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山顶出发区海拔高达2198米,山路崎岖,大型设备无法用车辆运输。李长洲回忆,他们使用最多的是最原始的办法——人挑肩扛,几十斤的工具和物资都是项目人员一点点驮上去的。其次是搭临时货运索道,将混凝土、钢支架等材料运送到预定位置。

  张金丛介绍,北京赛区主要承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部冰上项目和滑雪大跳台的比赛,目前在施项目17项。今年年底将累计完工18项,未完工项目主要是国家体育场“鸟巢”改造工程及临时场馆建设项目。承担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项目比赛的延庆赛区,共计新建场馆4项,年底延庆赛区全部场馆将完工。冬奥会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共计31项,目前已全部开工。截至今年5月,冬奥会23项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已完工。目前在施8项,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将累计实现29项完工。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