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 一路向北,目的地是500公里外的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通辽市奈曼旗。这是一支来自通州区的扶贫队伍,由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家组成。疾驰的车上,全程热烈讨论。
此行任务明确——就京蒙扶贫协作消费扶贫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与当地对接。自2019年开展消费扶贫以来,以双创中心平台为牵引,我区全面统筹推进消费扶贫工作,积极助力农产品销售。2019年消费扶贫总额达1.2亿元。
然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产销对接难题,让帮扶长期有效,还需久久为功。此行的发力点正在于此。
在翁牛特旗杨家营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蒙禽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喜城对来自通州的朋友连声道谢。今年受疫情影响,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出现滞销。“当时我都急得不像样了,现在正是旺果期,卖不出去的话一个棚就至少损失2万块钱,105个棚预计损失200多万。”
经过我区对接协调,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通州分中心、八里桥市场、北京富通大潮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力,从5月7日起,通过批发市场、商超、社区便利店、食堂等渠道,每天确保销售5吨西红柿,朱喜城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次见面,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通州分中心负责人任晓霞着重跟朱喜城对接了规模化种植的问题。“销售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品种销路很好,但是种植规模跟不上。下一步会把数据推送给你们,根据市场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订单种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北京富通大潮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耕农业领域多年,科技研发优势明显,前期已通过派出专家、开展培训等形式,在种苗选择、配料、技术等方面助力园区。这次前来,总经理亓德明重点对接了杨家营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期建设事宜,在销售端,公司也已迈出探索步伐,借助线上小程序,让内蒙古农特产品配送至通州百姓家中。
创新,是扶贫工作中的高频词。消费扶贫中的大宗交易需要大量资金,如何解决资金链难题?我区与北投集团宏远供应链公司对接,着力解决采购与销售之间的资金周转问题,为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通州分中心提供资金保障。这一次,项目经理张立伟就与多家合作社签订了采购合同。
推动电商平台与受援地区加强产销合作,不断拓展扶贫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也是创新消费扶贫的重要模式。在奈曼旗电商消费扶贫运营中心,满载农特产品的货车陆续驶向全国各地。该中心在我区对口帮扶下成立,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已开设淘宝旗舰店和京东旗舰店,建立微信平台10个、农产品线上销售直播间10个,自建商城、自建物流,形成了一体式综合助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中心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运用自媒体进行农产品销售,间接带动创业200人次、贫困户81户,为周边百姓增收150万元。
搭上电商快车取得亮眼成绩的,还有来自翁牛特旗的“扶贫小柴鸡”。去年,我区组织农业合作社与受援地区合作社合作,包装推广当地特有农产品“蒙香鸡”,通过网上直播、微信推广、全国展会、社区地推等形式,实现销售额800万元。
除此之外,常态化的消费扶贫一直在持续。在通州区,百姓的菜篮子里,大概率会出现内蒙古的农特产品。今年,我区持续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商超、进社区、进批发市场“七进”活动。政府预算单位食堂和工会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在机关、医院、学校结合建行北京分行推广的“北京消费扶贫爱心卡”巡回展示销售;与大型超市开展合作,广泛推动扶贫产品进商超活动。结合社区养老驿站,我区开办了消费扶贫社区运营中心,将社区养老服务与消费扶贫结合,让百姓得到养老服务的同时,广泛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中山街社区运营中心自2019年12月开办以来,为行动不便老人采买扶贫商品,免费提供上门服务,获周边百姓点赞。
“怎样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我们经过不断摸索,现在基本形成了两个闭合的链条,一是帮助搭建全产业链,打造形成从农户种植到合作社规模化种养殖,再到大型企业深加工,最终供应给平台和销售市场的链条;二是打造全保障链,在建立产业基地、扶贫车间时提供资金支持,在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大宗交易环节给予资金供应链保障。两条链条同时发力,确保消费扶贫各个环节高效运行。”区发改委副主任周丰说。
从源头上解决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问题,通州区消费扶贫不断创新,有效带动贫困人口增收,今年一季度,在疫情影响下我区依然交出了不俗答卷,共计销售扶贫产品953万元。购买扶贫产品、举手之劳贡献一份爱心,已成为通州百姓的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