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年节水量相当于8个昆明湖

2020年05月10日10: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经开区年节水量相当于8个昆明湖

  通明湖湿地公园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使用的回收水箱

  装在井里的控压阀和流量计

  今日,是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的第一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节水中心了解到,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以水定域、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抓手,构建了一套适合开发区的水治理体系,实现了万元GDP新水量连续7年保持在4立方米左右的先进水平,年节水量相当于8个昆明湖。

  节水策略

  开源与节流并举

  开发区在节约用水方面,首先从源头上就开始把控。严格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入区项目进行准入管理评价。一方面限制、禁止高耗水的项目入区;另一方面,采取污水资源化支持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市政再生水。这样,保证了用水量大经济效益又好的微电子企业入区。

  像中芯国际就是在集成电路行业中最早用上再生水的企业,为此,开发区还为其专门建设了配套的再生水厂。目前,京东方、中芯国际、揖斐电、康宁等高端产业企业都成为再生水的用水“大户”。通过10年的摸索、实践,开发区逐步利用再生水替换新鲜水水源,实现了再生水直接利用于工业生产环节,再生水用量占总用水的比例达到近30%,占生产经营用水的40%。

  加强用水过程管控。从2004年,开发区就开始有计划进行水量平衡测试,将水量平衡测试纳入日常工作。通过对用水企业水量平衡测试,健全三级用水计量,消除企业内部供水系统的跑冒滴漏;全面诊断用水器具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节水评价值;分析企业内部用水结构,评价各类用水水平;分析节水潜力和提出改进措施。多年来,为节水型园区建设、节水型企业创建奠定了基础。据悉,开发区目前创建节水型单位130余家,节水型社区3个,主要工业行业产品用水量定额低于国标用水定额,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

  同时,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从2012年开始,开发区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对全区23个老旧小区的自来水管线进行改造,建成“北京市首个独立计量示范区”,有效控制和降低管网漏损,科学、量化地确定管网无收益水量构成,实现了每一层级之间水量信息的数据远传及产销差精细化管理和控制。

  在开发区科创家园外部人行道上,市自来水集团的两位工作人员正打开井盖,对隐藏在里面的控压阀和流量计进行例行检查。“主要是确保设备正常工作,至于相应的数据可不需要我们操心,都会远程发送至数据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所谓独立计量区(DMA)技术,就是在小区进口加装控压阀和流量计,将小区的供水管网进行封闭,形成独立的供水小区,精准管控小区供水压力,实时监测小区的用水量,既能及时发现并修复管网漏损,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又能提高查表质量,发现窃水等违章用水行为。“比如,小区的夜间最小流量在一定范围变化,如果在实时监测中突然间最小流量比正常水平增加了数倍,就很可能是某处管线发生了破损。我们通过DMA技术,就发现过很多起这样的漏损甚至窃水等违章用水行为。”相关负责人指出。

  海绵城市建设

  三级海绵建设让开发区处处吸水

  开发区地势低洼,处于整个北京市行洪末端,处于两条市级主行洪河道的交汇处,极易形成洪峰而导致河水倒灌,行洪能力差,容易发生内涝,可以说开发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有着“先天不足”。而面对这样的先天不足,从建设之初,开发区就高起点规划,试图将开发区变成一块“大海绵”,将建设“全海绵城市”作为提升开发区防洪安全的重要抓手。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开发区最突出的特点是“三级海绵”让开发区处处吸水:在开发区河道设置蓄滞洪区,建设人工湖类大型海绵体;在公园、绿地等建设下沉式人工湖、生态沟、回补地下水设施等中型海绵体;在工业区、公建区、居住区建设雨水花园、集雨池塘等小型海绵体,实现绿地雨水渗、滞、蓄、用,涵养雨水,避免城市内涝。

  城市运行局相关工作人员指出,在一些项目规划时,都会有蓄滞洪区,但往往在建设中就会遇到诸多困难而难以成行。“我们原来也对一些入区企业要求其在厂区自行开挖蓄水池,但往往投资很大。近期,我们改变了思路,将区内进行雨水分区,在大约半径2至3公里内,最终会配备一个人工湖,既有景观效应、在暴雨来临之际排涝雨水,又能进行资源化利用,还能减少企业的负担,可谓一举多得。”

  开发区内的博大公园、通明湖公园内的人工湖都具有蓄洪作用,像通明湖就是个低位湖,预留了大约两米的调蓄水位,而“挖湖”的投资每立方米约为500元,是开挖蓄水池的1/4至1/3左右。

  “其实对于海绵城市,很多人都存在误解,我们所了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的是防洪防涝,然而好处不仅仅于此,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带动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开发区海绵城市建设就有一本自己的‘经济账’。”

  据悉,通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发展,开发区海绵城市已经初具规模,建成了海绵城市项目247个,其中公共空间类项目7个,占地400公顷,地块类项目240个,占地800公顷。实现了区域35%的面积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远高于北京市11.3%的水平,提前完成全市2020年工作目标。

  雨洪利用

  从浇灌到净化、下渗

  为做到雨水的净化、下渗,开发区在很多海绵工程的建设中,增加了渗透铺装、植草沟、沉砂池以及生物滞留带等等。像博大公园内就设置高、低两个人工湖。高湖常水位与市政道路相同;低湖则用于收集自身与周边雨水,基本上可实现自身雨水不外排,并减少周边雨水外排量。同时,公园内部就采用了渗透铺装、植草沟、生态沟等措施。在低湖边设置渗水区域,尽可能将高于常水位的雨水下渗;草沟用于收集雨水;明渠内设置沉砂池……

  而生物滞留带则用于道路两旁、停车场等地,上面铺土,底下则按层铺就粗砂粒、细砂粒以及排水管等。“这样有利于雨水的净化以及下渗。”工作人员说。

  同时,还会按照区域的特点,对雨水的收集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开发区的BDA企业大道,该项目的绿地设计为独特的坡形设置,成为雨水收集利用的亮点。屋顶的雨水首先通过雨落管进入建筑周围绿地,汇合直接降至绿地的雨水,经过天然土壤渗入地下,若雨量大于土壤的入渗能力,则流入中心水景,水景水池根据景观的需要和绿地的耐淹水平设计,标准内降水径流可全部入渗,遇超标准降水,则通过水景溢流系统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水景在工程上采用旱溪的处理方式,湖底在原土基础上铺设膨润土,上面铺就鹅卵石,未进行湖底混凝土硬化。多雨季节呈现自然水景观;枯水期,池中铺就的卵石自成一景。这样就涵养了地下水源,保持了整个园区地下水的生态平衡。

  经测算,开发区每年雨水收集利用量高达160万立方米。全区35%的面积实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节水实例

  通明湖湿地公园

  深挖湖 滞蓄洪水

  位于亦庄开发区东南角、总占地面积73公顷的通明湖湿地公园在去年国庆节刚刚开放,现在已然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走近通明湖,可以感受到脚下的地势在渐行渐低,又见湖面和护坡上密集种植了黄菖蒲、水葱、水莲等十余种水生植物,水面上水鸟翻飞,一派美景。“普通湖的常水位都会比较高,而通明湖被深挖,这样就有了两米左右的调蓄水位,平时看景、汛时调蓄。”相关工作人员解释道。

  据介绍,通明湖位于路东蓄滞洪区通惠排干渠以西,紧邻排洪河道凉水河,属于整个经开区地形最低洼地区,内涝风险高。路东区段凉水河,20年一遇水位已接近或超过现状地面高程。为了满足雨水排水安全,要么抬高整个地势,但这种方式填方量很大;要么就需要调整用地布局设置蓄滞洪区。面对问题,开发区秉承“为人民规划”的初心和“让经开区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接受企业和居民建议,于2019年年初,将本可用作工业的用地调整为蓄滞洪区,并更名为通明湖。

  2019年,按照新城规划中防洪排涝的新标准,通明湖进行了整体清淤,深挖达1米左右,清淤产生的5万方可利用淤泥则作为亦庄新城滨河公园二期绿化肥料使用。同时,将公园中低洼内涝的草地改造为大型雨水花园或植草沟,让雨水层层渗透净化后流入通明湖,有效改善内涝情况,起到了净化水质、涵养水源、提升景观等效果。

  通明湖一方面解决了雨水排水分区内排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前两年达到了北京市海绵城市关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要求。

  博大停车

  设置生态雨水设施

  博大停车场,北接科慧大道,西面天宝东路,东部毗邻开发区管委会,内部设有停车位492个,后经改造增设了电动汽车充电桩20个。而之所以将其称为生态停车场,是因为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停车场空间设置了生态雨水设施,用分散的小规模控制措施在源头上来管理雨水。

  具体措施为,对于中央区域停车场,采用生物滞留和雨水花园进行滞纳径流量,对于外围区停车场从绿化宽度和节省经济角度设置植草沟和雨水花园。而雨水排放系统由生物滞留带收集系统、雨水花园调蓄系统、雨水管道系统三大系统组成。

  停车场于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并运行至今,运行效果良好,实现削减雨水径流外排量,降低雨水径流污染,延缓洪峰,极大提升了停车场的排水能力和生态效果。在教育示范、美化景观、节省投资、控制洪涝、回用水资源等多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同时与景观设计结合,提升停车场景观的多功能性。

  中芯国际

  自筹资金搞节水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三的集成电路代工企业,开发区微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用水大户。从入区开始,他们就念起了节水经。

  2002年建厂初期,中芯国际就开始自筹资金规划水回收处理改善系统,经核算,中芯国际水回收处理系统的总投资为2300多万元。

  据中芯国际(北京)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现有三类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一套雨水回收系统。2019年总计消耗用水717万余吨,总计节约自来水666万余吨,相当于节约3.3个昆明湖水量。

  2004年开始收集生产冲洗排放水,废水收集后监控废水水质,符合回用的水吸附和反渗透过滤后回收到纯水原水效益:2019年总计回收423万余吨。

  同时,自2009年开始,中芯国际使用开发区再生水,主要提供给冷却水塔和废气洗涤塔,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自来水的消耗量。

  2015年开始,中芯北方纯水系统中使用开发区再生水,目前系统已经建设完成,调试完毕。投入使用后,大大降低了自来水的消耗量。2019年总计节约自来水240余万吨

  此外,公司自2004年开始收集厂区内雨水至两个雨水回收池,经过过滤后进行绿化浇灌。2019年总计回收雨水14536吨。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中芯国际在水的内部回收利用上,回用率达到98.5%,是在中国内地该行业中做得最好的,内部回用率是最高的。

  科创十七街

  道路不建雨水管 生物滞留带蓄渗排雨水

  位于路东区东南边界的1.7公里长的科创十七街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道路两侧未有雨水井盖,绿地也比路面凹下去一块,两侧的路缘石每隔一段就留出一个排水口,而排水口并未连接雨水井,雨水可以顺着排水口,直接流到隔断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道的隔离带中。

  而隔离带上面栽花种草,在底下则另有玄机:蓄水层、植被层、人工填料层和砾石层,层层铺就生物滞留带,用于滞蓄减排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雨水径流,并将超过调蓄能力的雨水排至植草沟,最后净化后的雨水排至南侧凉水河。项目取消了市政雨水管网,节省了投资,消除了路面井盖。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大于85%,道路排水综合设计可达3年一遇。本版文/本报记者 解丽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