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从“小巷管家”到新华365志愿服务联盟,从亮眼的“柠檬黄”到下沉社区的机关干部,从“爱国卫生月周末大扫除”到“全民健康操”宅家健身活动,从“爱满京城 共同战疫”学雷锋志愿服务到“免费理发暖人心”活动,从“敲门行动”到心理健康辅导……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城市副中心30余万名志愿者勇敢逆行,积极服务在战“疫”的各条战线中,成为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疫情之下,城市副中心的志愿者们坚持无私奉献、以人为本、科学有序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好人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擦亮了“通州百姓”这张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亮丽名片。
科学有序 社区志愿者练就“全能”
“疫情期间,需要大量值勤的志愿者,请大家积极报名。”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玉带路社区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发布了招募令。“报名!”“我参加!”群里的志愿者积极响应着,短时间内就召集到20多名志愿者。
全区各街道乡镇充分动员社区志愿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者们或在社区里张贴海报、杀菌消毒、防疫排查;或逐门逐户敲响居民的大门进行走访排查、宣传引导、检测追踪;或为居家隔离观察的家庭和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生活用品代买、送药上门、代送快递等服务……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各位居民,请您尽量不要外出,外出时请戴好口罩,回家后要注意洗手、消毒……”为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全区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宣传。“线上”,利用各微信公众平台、居民微信群等向社区居民推送疫情防控知识。“线下”,志愿者们则拿着“小喇叭”,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背负着几十斤重的设备和消毒液在公共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杀;区献血办、卫健委倡议70家单位无偿献血,缓解了血液库存紧张的状况;宋庄镇动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其志愿服务队伍,编写“文明返工指引”“返工防疫指引”等资料,全面做好复工复产的引导工作……城市副中心志愿者万众一心,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志愿力量。
线上服务 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我腿脚不方便,疫情期间也不敢随意外出买药,好在有家庭医生为我送药,真是太感谢了。”拿着“家庭医生”侯大夫一大早送来的治疗高血压、关节炎的常备药品,家住郎东村的孟大妈连声感谢。
疫情期间,儿女不在身边、腿脚也不灵便的孟大妈拨通了郎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的电话,当天医生就给她送去了药物。郎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西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扎根基层医疗的优势,疫情期间在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等服务的同时,还强化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长期卧床的慢性病患者的线上诊疗工作,病人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直接联系家庭医生询问病情。此外,根据百姓需求,增加更多人性化的志愿服务,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中仓街道联合德仁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和北京云海潮智库,先后筹划启动了“抑疫生慧、安心万家”微行动及“全民健康操”“宅”家健身活动。志愿者一边利用微信群平台先后为400名社区居民提供了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情绪疏解等专业服务;一边通过视频在线指导居家老人适度锻炼。各社区纷纷建立视频广场舞群,对健身操骨干进行义务培训指导,并依托“健康通州”微信公众号,发布健康操教材、音乐及领操视频,每天早晚两次固定时间组织辖区100多名老人利用微信视频开展“全民健康操”宅家健身活动。
通运街道火速成立了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同时招募了具备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社工志愿者,组成志愿小组,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行动起来,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线上为居民开出“抗疫心理处方”。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区始终没有忘记“心灵关怀”这一环节。不仅设立了心理咨询专线,还涌现出各种形式的心理慰藉、心理疏导志愿服务组织,主动为辖区居家隔离观察居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援助,协助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以健康心态抗击疫情。
党建引领 助力防疫映“初心”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党有号召、我有行动,只要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疫情,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全区依托党员“双报到、双积分”“四有四服务”等党建机制,凝聚各方志愿力量,全方位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网络。全区在各街道形成“领导班子——包社区干部——专项工作组人员”三级干部深入一线工作机制,在社区建立“网格员——楼门胡同主事——志愿者”三级协同机制,充分凝聚党员、下沉干部、社会组织等志愿力量,将“支部有帮手”“党员有责任”延伸到胡同、楼门和每户家庭,形成了“以党员带动群众、以榜样带动居民”的群防群控的模式,助力疫情防控。
数万名在职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同心接力、共同战‘疫’”“我是副中心党员——战疫有我、有我必胜”等主题活动,按照“8小时内无职党员参与、8小时外在职党员服务”的原则,精准对接社区需求,参加小区入口值守、上门摸排、电话询问等具体工作,有效缓解了基层人手缺、任务重的压力。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疫情相关党员群体志愿活动1600余次,在职党员参与累计逾11000人次。
在抗击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城市副中心的党员志愿者挺身而出,为党分忧,心系百姓,用不同方式扮演着家园的“守护者”。他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扛起责任,坚守在抗击疫情的前沿战线。
以人为本 战“疫”有温度
“你们想得太周到了,说真的,每天忙完回家都没空做饭,这回好了,给我们送来这么多种安心食品,感谢!”社区战疫人员接过志愿者递来的热乎馒头、包子,十分感动。为保障一线防疫人员的饮食安全,新华街道365志愿服务联盟联合北京全日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免费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安心主食供应服务,打响了战疫“饱胃战”,全力保障一线防疫人员饮食安全健康。据365志愿服务联盟负责人介绍,除了给坚守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配送主食外,志愿者还把主食送到社区内孤寡老人家中,“很多叔叔阿姨腿脚不便,我们就多跑跑,让他们少外出。”
“有住户现在需要购买蔬菜等生活用品。”“这单我接,我现在就去买。”……为精准对接疫情期间群众的需求,马驹桥镇国风美仑社区的工作人员组建了“多帮一”志愿服务队,并建立“隔离人员服务群”。年龄较大、不方便采买的居家隔离人员将家庭需求“订单”发送给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通过微信群将居家隔离家庭需求实时发送至群内,志愿者在群里“抢单”,及时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而解除隔离后的社区居民,又会变成志愿者接单,让温暖循环传递。
“菜买好了,我给您放门外,您今天身体怎么样……”一大早,台湖镇定海园二里社区工作人员李志新将购买的新鲜蔬菜送到居家隔离的居民家门口后,通过微信通知居民开门取物并询问其健康情况。疫情期间,李志新和同事们变身“志愿者”和“外卖小哥”, 24小时在线,随叫随到。不光是菜,缺什么只要在群里说一声,他们都会跑腿代购。
同样的温情服务也在潞城镇上演着。该镇依托“文明银行”枢纽型平台,制定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明银行积分细则》,针对青少年志愿者发起“防疫新家务”“停课不停学”“武汉加油”等多项线上活动,青少年参与600余人次,累计积分900余分。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全区在严格落实隔离措施的同时,组织志愿者提供跑腿代办等爱心服务,用爱筑起抗击疫情的温暖防线。
以身作则 好人模范争当先锋
疫情期间,通州榜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绿色生活好市民、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带头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当前,只有冲锋在前,为抗击疫情尽力而为,才是一名雷锋班战士应该有的样子!”首都学雷锋志愿者、雷锋班第十七任副班长李峰威坚定地说。
当得知雷神山医院建设亟需大量物资支援的时候,李峰威作为区政协委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积极联系志愿服务资源,协调其志愿服务队成员单位之一——灯具生产厂家,成立了西顿照明抗疫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并在西顿照明广东惠州和中山工厂总部及北京、武汉、郑州分公司分别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志愿者们主动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间,赶回工厂加班生产。仅用了短短三天时间,就将捐赠给雷神山医院的价值50万元的专用照明灯具和捐赠给郑州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病房项目价值30万元的专用照明灯具提前送达施工现场,为项目的按时竣工提供了支持。
道德模范、女警于文静带领志愿者参与科普宣传、社区值勤等工作,尽己所能为抗疫出力;通州榜样范俊花不仅带领清大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还发动全家一起投身防疫工作;通州榜样刘颐萱带领巾帼志愿服务队参与防疫消杀、检测劝返,为村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通州榜样李瑞凤在“北京市通州心理健康”“健康通州”等平台开通公益心理热线,做起了志愿心理咨询师;通州榜样徐立斌通过拍摄小视频的方式,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宣传防护知识。
以“艺”战疫 为抗疫贡献精神力量
“出征/出征/当病毒四处肆虐我选择青春逆行/当瘟疫笼罩大地我选择向阳而生……”看到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出征驰援湖北的画面,周广兵在电脑上敲出了诗歌《祖国,我是你的一颗星》。
为助力抗击疫情,通州榜样周广兵联合众多音乐人,以文艺的方式抗击疫情,连续创作了诗歌《妈妈,请您放心吧》,歌曲《如爱所求》《总有一些爱壮美山河》《世上谁最美》等。周广兵说,虽然不能和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但文艺工作者们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
“画得太形象了!连路边的温馨提示牌都画得很详细。”近日,玉桥街道老党员常富生创作的一组水彩版画在社区居民的朋友圈里引发了热论。画中描绘的人物全是居民们每天进出小区就能遇到的社区志愿者。这些水粉画将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城市副中心志愿者不惧危险、勇往直前,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唱响了一曲曲振奋人心的抗击疫情“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