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池梦蕊)“请您戴好口罩,检测体温,在等候线外等候办理。”在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时刻提醒办事群众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4月初,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迎来了一年一度企业退养、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公益性就业人员及城乡居民医保人员的药费手工报销高峰期。
为确保各类人员的药费手工报销工作准确、高效、有序、安全地完成,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多措并举保障疫情期间窗口服务不断档、不降质。
一是着眼细节,做好疫情防控。增设引导员,做好办事群众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工作,确认身体无异常后再进入大厅;增加办事等候区,并在座椅中间张贴“保持距离”标示,提醒办事群众保持“一米线”安全等候距离;业务办理完成后及时做好受理前台、大厅的消杀工作,在全方位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密切接触,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保障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二是注重效率,优化经办流程。充分发挥“综窗改革”的优势,实行多窗口分工合作,在前台加派工作人员进行各类人员药费的受理、核算工作,后台进行录入、出单,严格落实审核结算流程及岗位职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高效流转,提升群众满意度。随着社会保障卡补办、换卡业务流程的优化,补、换社保卡的时间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4个工作日,因补、换卡期间产生的手工药费报销人员明显下降。
三是聚焦用户,强化服务意识。推出网上、电话等多渠道咨询服务,全天候接听群众咨询,为咨询人员详细解答报销政策和办理流程,做到“服务有温度”。为保证疫情期间人员安全,合理安排办事群众错峰办理业务,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和人员交叉,降低疫情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