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孟竹) 2019年海淀区提出促进文旅融合的“头雁行动”,将在2020年进入实施阶段。“头雁行动”包括三大工程,即“绿色提升”行动——景区环境、宾馆饭店提升工程;“一步书香”行动——书香旅游全覆盖工程;“海燕飞舞”行动——百场精品文化活动助力旅游。
其中,“一步书香”行动计划分三年实施,每年完成30多个星级景区、宾馆的阅读设施建设,包括配备图书2万册到3万册,数字阅读终端20台到30台,2020年起实施。
“通过数字化阅读终端,扫描二维码就能看书、听书,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建成后,不管是外来的游客还是本地居民,在海淀想看书,都能实现随处可见、随手可得。”海淀区文旅局局长陈静介绍,今年,首批30余家“一步书香”场所将完成建设,覆盖东升科技园、中关村永丰产业园、上地软件园、768园区等区域。
今年打造"15分钟阅读圈"
海淀区将加大信用借阅书柜投放数量,打造“15分钟阅读圈”。记者从海淀区“两会”获悉,海淀区将打造“图书馆+”多业态模式,今后,更多书籍将出现在市民身边,旅游、住宿,甚至逛超市时,都能随手可见、随手可得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让书香浸润生活。
陈静介绍,海淀区图书馆率先在北京市推出“信用借阅”项目服务,目前已投入5台信用借阅书柜,位于海淀区图书馆南馆一层、中关村创业大街昊海楼北入口、海淀区海淀中街15号国际创客中心负一层等。支付宝芝麻信用分数达到550分以上的读者,可以通过支付宝和微信平台进入网上借阅平台,线上办理虚拟证并借阅图书,可实现“送书到柜”或“快递到家”。2020年,海淀区信用借阅书柜投放量将增加到10台,并逐步打造覆盖海淀全区的“通借通还”的大流通网络。
2020年,海淀区还将启动“一步书香”工程,在海淀100个景区和星级宾馆配置5万册图书和60台数字阅读终端。同时,海淀区将与超市发合作,打造第二家24小时“超书房”,由超市发提供场地,区图书馆负责各类文献资源的供给和更新,全天候24小时接待读者免费阅读。
打造“青春中关村旅游”品牌
2020年,海淀区将打造“青春中关村旅游”品牌,小米、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和中科院相关院所将可以预约参观,企业家、院士来讲解。海淀区文旅局局长陈静介绍,海淀区现有景区21家,目前正在实施“景区倍增计划”,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现有景区数增加一倍,规模达到40家左右。而这部分新增景区,主要是对现有的公共文化场所和科技园区进行升级再造。
“青春中关村旅游”将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拓展范围、增加服务内容和服务品质。“比如,精选微软、小米、华为等部分特色企业,开展预约参观,由企业家来介绍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特色产品等。再比如,在参观中科院院所过程中,我们可以邀请院士来讲解,让游客深度体验中关村的科学创新精神。”陈静表示,相关产品目前正在洽谈开发中,今年将落地实施。
据了解,今年,在海淀公园内,将启动海淀博物馆项目,2021年有望建成,海淀公园最终将建成景区。中关村软件园内,今年将建成4000平方米的图书馆,该园区也有望打造成景区。此外,2020年,海淀将启动10个特色文化空间建设,这些都为未来升级景区打下设施基础。
区内第二家24小时“超书房”将开建
记者从海淀区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把图书送到百姓身边,海淀区第二家24小时“超书房”即将开建,此外还有一系列文化设施建设等工作也将在今年大力推进。
什么是“超书房”?即24小时“共享书房”,由海淀区图书馆和超市发集团共建,2019年在超市发四道口店率先开业,150平方米的书房里上架了4000册优选图书,每个月还将部分更新,读者可以免费看新书。海淀区图书馆为“超书房”单建了一个书目库,跟一些大型出版社合作,选取优质畅销书,购买了4000册图书,分哲学、社科、经济、文学、历史、少儿、艺术、生活、科技等10大类。
此外,2020年,海淀区将在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一个面积4000平方米的新型图书馆,打造“企业书房”和“新型高品质阅读空间”,为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服务,该图书馆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