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優秀社會工作者工作室揭牌 專業社會工作者賦能基層治理再添新引擎
10月11日上午,朝陽區優秀社會工作者工作室在勁鬆街道百環活動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作為全市首個聚焦社會工作專業賦能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實體平台,該工作室整合政府、高校、社會組織、街道社區等多方資源,旨在打造一支“專業強、能力高、服務實”的社會工作者隊伍,真正讓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作用。
揭牌儀式上,勁鬆街道八棵楊社區書記宋瑋與北京工業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李升分別作為優秀社工代表和高校代表發言,共同強調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在破解社區難題、服務居民需求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現場,朝陽區委社會工作部、勁鬆街道與北京工業大學共同簽署戰略服務框架協議,未來三方將在社工培育、課題共研、實踐教學等領域開展深度協作。儀式中還為5名優秀社區書記頒發了“實踐導師”聘書,他們將帶領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深度嵌入社區真實治理場景,從參與居民矛盾調解、協助社區服務優化,到探索基層治理創新方案,跳出課本理論框架,錘煉專業能力,真正實現“以干促學、學以致用”。
朝陽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區委“兩新”工委書記徐宏楨與北京市委社會工作部五處副處長祝金岳共同為工作室揭牌,“朝陽區優秀社會工作者工作室”正式亮相。
該工作室作為實體化、功能化、持續性的賦能平台,核心目標就是把專業的社工方法轉化為社區解決的實招,把服務精准送到居民身邊。
該工作室立足“區—街—社區”三級聯動體系,以“做實服務、破解難題、培育人才”為目標,明確三大運作機制:
“3e3團”工作法提質增效:組建社區工作者藝術團,通過居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傳遞政策、凝聚共識﹔打造“議事解憂團”,建立“問題收集—協商議事—跟蹤落實”閉環機制,專注破解老舊小區停車、物業糾紛等常見社區難題﹔成立公益培育團,孵化社區社會組織、培訓志願者骨干,壯大社區自我服務力量。
多元協同機制整合資源:構建“專業社工+志願者+社會組織+企業+居民”五方聯動體系,通過定期更新“需求、資源、服務”三張清單,實現民生服務供需精准匹配,推動資源下沉、服務上門。
聚焦重點群體開展精准服務:面向新就業群體、老年人、青少年等量身定制服務方案。例如為外賣騎手提供法律咨詢與休憩服務,為高齡獨居老人組織居家安全關愛行動,為青少年開展心理健康支持項目,真正實現“一類群體一套方案”,推動社會工作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服務”。
徐宏楨表示:“該工作室的落地標志著朝陽區從‘隊伍建設’到‘專業培育’,從‘機制創新’到‘服務落地’的全面提升。未來,我們還將探索建立定期督導和效果評估機制,確保工作室發揮實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