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推出建館百年展

昨天,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觀眾認真記錄展覽展品。 本報記者 金瑤攝
泛黃的檔案信札,整齊的老式檔案櫃,滄桑斑駁的木箱……昨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迎來建館百年紀念日,“守望歷史 傳承文脈——明清檔案事業百年發展歷程展”同日開幕,近100件(組)展品結合場景還原、視聽互動,生動呈現一史館檔案事業的百年發展歷程。
步入展廳,百年風雲漫卷眼前。讓八千麻袋“廢紙”終成國之瑰寶的搶救,抗戰烽火中“南遷西運”的守護,一幕幕鮮活的歷史場景生動反映著珍貴檔案在動蕩時局中輾轉罹亂、艱難圖存的不易。策展人介紹,此次展覽共分為“篳路藍縷”“事業新生”“蓬勃發展”“走進新時代”四個單元,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一史館自1925年建館以來守護民族記憶、賡續中華文脈的歷史。
在舊館址復原場景,曾經位於故宮西華門內的一史館經典木門和牌匾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打卡。“這扇門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歷史學博士生孫浩然說,到一史館查檔案幾乎是每一位清史專業學生和研究者的“必修功課”。“以前去舊館查檔案的時候,電子閱覽室機位總是很緊俏,搬入新館之后,查檔機位增加到一百多個,環境越來越好,線上資源也越來越豐富,非常便利。”
離開展廳前,觀眾紛紛排隊定制參觀紀念票。機器屏幕上,取材於檔案中的“安居樂業”“風調雨順”等祝福語可供挑選,打印在繪有皇史宬古建筑和新館建筑相輝映的票面上。與此同時,館內“方寸之間 銘記百年”紀念郵資信封首發售賣活動也吸引了大量集郵愛好者。昨天,中國郵政發行一史館建館百年紀念郵資信封,郵票圖案為一史館建筑正立面,信封以靈動的時光膠片為紐帶,串起一史館發展歷程中具有標志意義的場景照片。
市民高女士一口氣買了20個信封,現場蓋上紀念印章和郵政日戳,寫好信息投入了信箱。她說:“紀念票和郵資信封太有意義了,我要把這份承載著歷史記憶的特殊禮物分享給親朋好友,好好珍藏起來。”(記者 金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