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從服貿會看體育產業新亮點(體育大看台)

2025年09月15日09: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服貿會看體育產業新亮點(體育大看台)

  9月13日,小朋友在服貿會體育服務專題展區冰雪互動區體驗。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核心閱讀

  匹克球賽、機器人足球賽比得熱鬧,凝膠冰雪新材料、“助力外骨骼”裝置分外“吸睛”,更多產品和服務“走出去”……今年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作為九大專題之一的體育服務專題展區亮點紛呈,折射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更多動能。

  匹克球、激光射擊,賽事服務供給更豐富

  弓身屈膝,球拍自下而上劃出一道流暢的弧線,球直奔對方半場……在服貿會亞匹聯國際匹克球賽事展區,來自北京的匹克球愛好者王偉群正在參與由亞匹聯組織的常青組俱樂部賽。

  賽場上,球員盡情揮拍﹔賽場下,觀眾爭相體驗。“匹克球容易上手,體驗感很不錯。”來自貴州的葉先生說,“這項運動最吸引我的是適齡性廣,家人都能參與進來。”

  據介紹,亞匹聯已經形成中國匹克球公開賽等賽事IP。“我們希望把賽場放到展區、景區、鄉村、學校等多元化場景中,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亞匹聯執行副會長鄒宇柱說,“接下來,我們還會圍繞重點賽事IP,舉辦常態化賽事活動,為更多人提供了解匹克球的窗口,推動匹克球運動發展。”

  同樣將賽場搬到展會現場的還有速得爾公司。

  “一套設備的總花費是多少?”“工程施工、設備安裝的周期有多久?”“系統能適用於哪些項目的練習?”……激光射擊體驗賽現場,面對專業採購商拋出的不少問題,速得爾展台工作人員張波一一作答。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射擊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不斷取得優異成績,越來越多人關注射擊運動,這為射擊提供了成長土壤。”張波說,接下來公司將繼續辦好青少年激光射擊巡回賽和四季賽,豐富青少年體育賽事活動的服務供給。

  培育賽事品牌,發展賽事經濟,將助力培育產業新動能、賦能城市發展。服貿會期間,國際雪聯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12項重要國際賽事發布,這些賽事都將在北京舉辦。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表示,賽事經濟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增長點,我國體育賽事有望在優化結構和提升國際競爭力方面繼續發力。

  “人造冰”、機器人,科技賦能體育運動

  北京凝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不少參觀者圍在一張小桌邊,好奇地打量著一塊北極熊造型的“人造冰”。“又可愛又好玩,摸上去涼涼的。”來自北京的大二學生古麗孜耶說,“它為什麼在室溫下不融化?”

  “這可不是普通的‘冰’。”展台工作人員閔焙飛解釋,“它是一款凝膠冰雪新材料,不但在觀感與觸感上接近自然冰雪,還能在環境升溫時保持形態不融化。”

  小小一塊“冰”,藏著儲冷新技術。“我們團隊研發的這款冰雪新材料可以運用在很多領域。”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張凱介紹,除了現場展示的冰壺桌、運動康復冷敷產品,它還可以應用於移動式冰場的建設、冰雪場館的改造,利用先進儲冷技術降低能源消耗。

  移步室外,綠茵場上,藍方機器人球員輕盈跑動,盤帶著腳下的足球突入紅方禁區——起腳、射門,一氣呵成。在“陶朱新造局”展台,一場機器人足球賽正在進行。

  “陶朱新造局”是首程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機器人科技體驗店全新品牌。除了機器人足球賽,現場還設置了機器人舞蹈、拳擊等多種體育表演形式。“通過機器人運動,希望讓更多人看到科技帶來的新可能。”北京首程機器人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葉芊說。

  從展品到產品,科技創新正在塑造體育運動的新面貌。

  “九眼樓長城”微縮景觀前,觀眾可穿戴輕巧的“助力外骨骼”裝置登上台階,輕鬆享受“登長城”的樂趣﹔北京動網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模擬劃船設備上,來自河北的王女士腳蹬踏板、屈伸劃臂,饒有興致地體驗劃船競速,“今年是我第二次參加服貿會,在這裡能夠觸摸到體育產業的日新月異。”

  科技助力,讓運動更有趣、更可及。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名譽會長江小涓認為,隨著體育與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合,越來越多人能夠更自由地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

  “鷹眼”系統、全流程支持,中國服務“走出去”

  展區內的一台乒乓球桌前,隨著乒乓球被反復擊打,一旁的大屏幕清晰顯示球的運行軌跡、過網高度、速度、轉速和擊球者反應時間等數據。“以前隻在電視屏幕中看到這些,這次現場體驗了!”來自天津的乒乓球愛好者張先生說。

  吸引不少乒乓球愛好者前來體驗的,正是北京瑞蓋科技股份公司的“乒乓球回放評審系統”。公司副總裁張衛華介紹,系統採用高精度乒乓球檢測和跟蹤算法,對球的軌跡和落點進行分析,為世界杯、WTT等多項乒乓球賽事提供TTR(乒乓球回放系統)視頻裁判服務,並為國家隊等各級隊伍提供科學訓練支持,助力校園乒乓球和青少年俱樂部發展。

  不只是乒乓球,瑞蓋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國鷹眼”已應用在足球、斯諾克、網球、排球等領域。“隨著搭載‘中國鷹眼’的足球智能系統在亞足聯U20亞洲杯等賽事中投用,已經有國外的青訓俱樂部溝通合作事宜,我們的技術服務正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張衛華說。

  “走出去”的底氣源自扎實的技術支撐。“中國鷹眼”融合了人工智能、嵌入式芯片、大數據、5G等技術,能夠對多運動物體進行跟蹤分析,實現毫米級超高精度。“我們聚焦自主研發,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近80%,先后取得了國內外50多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張衛華介紹。

  除了“中國鷹眼”這樣的技術與服務,我國體育服務標准體系與實踐經驗也在向更多國家和地區推廣。

  走進華體集團展區,從白俄羅斯國家足球體育場,到加蓬奧耶姆體育場,再到烏茲別克斯坦奧林匹克城,一塊塊展板展示著集團參與建設的一座座境外體育基礎設施,吸引不少人駐足。

  “以烏茲別克斯坦奧林匹克城項目為例,我們的團隊從前期功能規劃、賽事空間設計、智能系統集成,到后期賽事運營與運維體系構建,提供了全流程的技術支持與標准咨詢。”華體集團戰略和資源部負責人潘玉鳳說,“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建一個場館,更在於構建一個生態。我們將繼續依托國家級平台、國際合作機制,加強全球協作,努力打造國際認可的體育服務品牌。”(記者 吳 凱 王 洲)

(責編:尹星雲、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