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企協同打造人才培育新場景
海澱北下關街道啟動人工智能先導區青年夜校

9月8日晚,海澱區北下關街道大鐘寺人工智能先導區青年夜校正式開班。此次夜校通過整合高校、企業優質資源,搭建“政產學研用”協同育人平台,為區域青年及居民提供人工智能領域的公益性培訓,助力海澱區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與全民科技素養提升。
開班儀式上,北下關街道辦事處主任郭錫山表示,大鐘寺地區作為海澱區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承載地,集聚了大量科技企業與創新人才,街道依托這一區位優勢創辦青年夜校,旨在打通人才培育“最后一公裡”,既為企業輸送具備實踐能力的青年人才,也為居民打開接觸前沿科技的窗口。
北京交通大學團委書記魏煒表示,高校將發揮學科與師資優勢,為夜校提供專業支持,推動科研資源轉化為普惠性教育內容。字節跳動員工公益運營經理董騰越則介紹,企業將結合“Hello AI 跳跳糖公益行”項目招募具備人工智能、計算機技術等知識技能的員工志願者擔任講師與助教,結合實際業務場景開發課程,讓學員掌握可落地的AI應用技能。
儀式現場還為青年夜校特聘講師頒發了聘書,並舉行了“海澱青年·夜校聯盟”“海澱青年科學家會客廳”授牌儀式。
開班儀式結束后,字節跳動跳跳糖員工志願者趙盈以“AI視頻制作”為題開啟了第一堂課。擁有10余年互聯網產品經理經驗、近三年專注AI產品研發的趙盈,結合案例手把手教學員操作AI視頻工具,助教殷夢陽全程提供指導,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據了解,大鐘寺人工智能先導區青年夜校將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授課模式,課程涵蓋AI基礎原理、AI繪畫、智能辦公工具應用等內容,授課教師均來自高校科研團隊與互聯網企業技術骨干。后續,街道還將根據學員需求拓展課程品類,同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文化素養培育等特色活動,真正讓夜校成為青年成長的“充電站”、居民生活的“新課堂”。
海澱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下關街道青年夜校是海澱區探索人才工作下沉基層的創新嘗試,通過“政府搭台、校地唱戲、企業參與”的模式,將人才培育、產業發展與民生需求有機結合,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接下來,海澱區將以此次夜校開辦為契機,總結北下關街道的經驗做法,推動青年夜校在全區范圍內因地制宜推廣,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夯實人才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